《汤头歌诀》白话解3攻里之剂

《汤头歌诀》白话解3攻里之剂

1.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芒硝,枳实厚朴大黄饶。

救阴泻热功偏擅,急下阳明有数条。

2.小承气汤

小承气汤朴实黄,谵狂痞硬上焦强。

益以羌活名三化,中风闭实可消详。

3.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硝黄草,甘缓微和将胃保。

不用朴实伤上焦,中焦燥实服之好。

4.木香槟榔丸

木香槟榔青陈皮,枳柏茱连棱术随。

大黄黑丑兼香附,芒硝水丸量服之。

一切实积能推荡,泻痢食疟用咸宜。

5.枳实导滞丸

枳实导滞首大黄,芩连曲术茯苓襄。

泽泻蒸饼糊丸服,湿热积滞力能攘。

若还后重兼气滞,木香导滞加槟榔。

6.温脾汤

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

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7.蜜煎导法

蜜煎导法通大便,或将猎胆灌肛中。

不欲苦寒伤胃腑,阳明无热勿轻攻。

第六章:攻里之剂增辑(3首)

1.芍药汤

芍药芩连与锦纹,桂甘槟木及归身。

别名导气除甘桂,枳壳加之效若神。

2.香连丸

香连治痢习为常,初起宜通勿遽尝。

别有白头翁可恃,秦皮连柏苦寒方。

3.更衣丸

更衣利便治津干,芦荟朱砂滴酒丸。

脾约别行麻杏芍,大黄枳朴蜜和丸。

原文:

攻里之剂,即泻下剂。是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便、消积的作用,用以治疗里实便秘证的方剂。便秘是一种症状,指排便困难,,和排便时间延长于正常。由于致病因素不同,有热结便秘、冷积便秘和虚性便秘的区别。根据“其下者,引而竭之”,“其实者,散而泻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原则,泻下剂又有泻热通便(寒下)、温阳通便(温下)、润肠通便(润下)的不同分类。泻下剂易伤胃气,故得效即止,慎勿过剂。

1.大承气汤   (张仲景)   胃腑三焦大热大实。(《伤寒论》)

【歌诀】

大承气汤用芒硝 ; 枳实厚朴大黄饶

救阴泻热功偏擅 ; 急下阳明有数条

【组成】大黄四两(12g) 厚朴八两(24克)枳实五枚(12克)芒硝三合(6克)

【用法】水煎分二次温服。若便通则停服第二次。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症见身热汗出,心下痞塞不通(痞),胸腹胀(满),大便干燥(燥),腹痛拒按,大便不通,或热结旁流,下利清水,其气臭秽(实),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等。

【方析】阳明腑实,胃肠热结为本方主证。燥屎不通,腑气不畅,故见痞、满,为次要症状。此时当急下热结,以救阴液。方中大黄苦寒泻热,荡涤通便,以祛其实,为君药。芒硝咸寒软坚,助君药润燥通便,以除其燥,为臣药。厚朴苦温下气,消除胀满;枳壳苦辛破结,导滞消痞,为佐药。四药配合,荡涤与润燥相伍,除痞与消满相合,泻下行气并重,共凑峻下热结之效。本方急下热结,使之不再伤耗阴液,故有“急下存阴”之说。《伤寒论》有数条讲此用法。

2.小承气汤(张仲景)  胃腑实满。(《伤寒论》)

【歌诀】

小承气汤朴实黄 ; 谵狂痞硬上焦强

益以羌活名三化 ; 中风闭实可消详

【组成】大黄四两(12克) 厚朴二两(6克)  枳实三枚(9克)

【用法】水煎分二次服。若便通停服第二次。

【功用】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症见大便不通,谵语潮热,脘腹痞满,舌苔老黄,脉滑数;痢疾初起,腹中胀痛里急后重者。

【方析】阳明腑实证为本方主证。痞、满仍为热结不通阻塞气机而致的次要症状。较大承气汤证本方无燥坚现象。故方用大黄泻热通便,为君药。佐以枳实、厚朴行气导滞,消除痞满。而不用软坚润燥的芒硝。

【附方】三化汤(《活法机要))本方加羌活组成。水煎服。

功用:通便散风。

主治:类中风外无表证、内有二通不通者。但体壮之人方可服用。

3.调胃承气汤(张仲景)  胃实缓攻。(《伤寒论》)

【歌诀】

调胃承气硝黄草; 甘缓微和将胃保

不用朴实伤上焦; 中焦燥实服之好

【组成】大黄四两(12克) 芒硝半升(10克) 炙甘草二两(6克)

【用法】水煎温顿服。

【功用】缓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症见大便不通,恶热口渴,舌苔正黄,脉滑数;以及胃肠积热引起的发斑,口齿咽痛等。

【方析】阳明腑实为本方主证。本方只见燥实,而无痞满之现。故方用大黄攻积泻热,为君药。芒硝软坚润燥,为臣药。甘草与大黄同煎,既可调和药性,又可保护胃气,为使药。

按:以上三方俗称“三承气”,均用大黄荡涤结热为君,主治阳明腑实证。而大承气汤证,痞、满、燥、实俱备,方中芒、黄、枳、朴同用,功在峻下;小承气汤仅有痞、满、实三症,故减去芒硝,功为轻下;调胃承气汤有燥、实而无痞满,故硝、黄并用,而大黄、甘草同煎,其功缓下。“三承气汤”虽然均可用治阳明腑实证,但由于症状的细微变化,而随之增减药物,使其攻下作用有峻缓之别。

4.木香槟榔丸(张子和) 一切实积。(《儒门事亲》)

【歌诀】

木香槟榔青陈皮; 枳柏茱连棱术随

大黄黑丑兼香附; 芒硝水丸量服之

一切实积能推荡; 泻痢食疟①用咸宜

【词解】①食疟:疟疾的一种,由饮食不节,营卫失和所致,症见善饥不能食,食后支满,腹大善呕,寒热交作等。

【组成】木香 槟榔 青皮 陈皮 广茂(莪术)   黄连各一两(各3克) 黄柏 大黄各三两(各6克) 香附子   牵牛各四两(各10克)

【用法】上为细末,水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6克),食后生姜汤下。

【功用】攻积泄热,行气导滞。

【主治】痢疾、食积。症见赤白痢疾,里急后重;或食积内停,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沉实。

【方析】饮食积滞内停,生湿蕴热,肠胃热结,或痢疾,为本方主证。大便不通,气机阻滞,故脘腹胀痛,或里急后重,为次要症状。方中重用大黄、黑丑攻积导滞,泄热通便,为君药。黄连、黄柏清热泻火,燥湿止痢,为臣药。木香、槟榔、青皮、陈皮、香附行气导滞,消除胀满或里急后重,莪术疏肝解郁,破血中之气滞,共为佐药。诸药配合,攻下、清热、行气、活血并用,共奏泄热攻积,行气导滞之功。

5.枳实导滞丸(李东垣) 湿热积滞。(《内外伤辨惑论》)

【歌诀】

枳实导滞首大黄; 芩连曲术茯苓襄

泽泻蒸饼糊丸服; 湿热积滞力能攘①

若还后重兼气滞; 木香导滞加槟榔

【词解】①攘:攘(rǎng音壤) 排除。

【组成】大黄一两(9克) 枳实神曲各五钱(各9克)茯苓  黄芩  黄连  白术各三钱(各6克)  泽泻二钱(6克)

【用法】研为细末,用蒸饼泡成糊,和药末做成梧桐子大药丸,每服五十至九十丸(6—9克). 温水送下。

【功用】消食导滞,清热祛湿。

【主治】湿热食积。症见脘腹胀满,下痢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沉有力。

【方析】湿热食积,阻滞肠胃,为本方主证。积滞内停,气机壅滞,故脘腹胀痛,为次要症状。食积不化,湿热内停,也可见泄泻下痢。方中大黄攻积泻热,使积滞从大便出,为君药。黄芩、黄连清热燥湿,厚肠止痢,为臣药。枳实行气导滞,消除胀满;神曲消食化滞;白术、茯苓、泽泻健脾利湿,共为佐药。诸药配合,攻积导滞,清热祛湿,诸证自愈。本方泄泻、下利,为“通因通用”法。

【附方】木香导滞丸:枳实导滞丸加木香、槟榔而成,可治兼有后重气滞的湿热积滞证。

6.温脾汤(孙思邈)  温药攻下。(《备急千金要万》)

【歌诀】

温脾附子与干姜 ; 甘草当归硝大黄

寒热并行治寒积 ; 脐腹绞结痛非常

【组成】大黄五两(15克)  当归  干姜各三两〔各9克)  附子  人参  芒硝  甘草各二两(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

【功用】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主治】寒积腹痛。症见便秘腹痛,脐下绞痛,绕脐不止,手足欠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方析】寒积停滞为本方主证。脾阳不足,难达四末,故见手足不温,为兼证。方用附子温补阳气,祛除寒邪;大黄攻积泻下,二药相合,共成温下之功,为君药。干姜助附子温中祛寒,芒硝助大黄泻下攻积,共为臣药。当归、人参益气养血,顾护正气,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寓温补于攻下之中,为攻下冷积之良方。

7.蜜煎导法(张仲景)  胃腑实满。(《伤寒论》)

【歌诀】

蜜煎导法通大便 ; 或将猪胆灌肛中

不欲苦寒伤胃腑 ; 阳明无热勿轻攻

【组成】食蜜七合(140克)

【用法】将蜂蜜放在铜器内,用微火煎,时时搅和,不能发焦,等煎至可用手捻作时取下,稍候,乘热做成手指粗,两头尖,长二寸左右的锭状物。用时塞入肛门。

【功用】润肠通便。

【主治】津液不足,大便燥结。

【方析】津伤便秘为本方主证。一味蜂蜜润肠通便。对于内无热邪之虚性便秘,可用此法,免伤胃气。

【附方】猪胆汁导法,是将大猪胆一枚,和醋少许,另用一细竹管修削干净,并将一端磨滑,插入肛门,然后将已混合好的胆汁灌入肛中,可润燥通便。

 增辑

1.芍药汤(张洁古)  痢下赤白。(《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歌诀】

芍药芩连与锦纹①  桂甘槟木及归身

别名导气除甘桂 ;   枳壳加之效若神

【词解】①锦纹:大黄之又名。

【组成】芍药一两(5克)  当归  黄连  黄芩各半两(各9克) 大黄三钱(6克)  木香  槟榔甘草各二钱(各5克)  官桂一钱半(3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解毒,调纠气血。

【主治】湿热痢。症见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苔腻微黄,脉弦滑数。

【方析】湿热壅滞肠中为本方主证。积滞不通,气机不畅,故里急后重;湿热熏蒸肠中,气血不和,故下痢赤白,均为次要症状。方以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苦寒止痢,治湿热成痢之本,为君药。臣以大黄泻热祛积,清肠除瘀,为“通因通用”之法,助君药止痢。芍药调和气血,缓急止痛;木香,槟榔调气以除后重;当归、肉桂行血则脓血自愈二共为佐药。诸药合用,使湿热祛,气血和,积滞除,痢疾自愈。

按:本方为清肠止痢常用方,故现在《方剂学》中多归入清热剂中。

【附方】导气汤(《证治准绳》)

是本方去甘草、肉桂,加入枳壳三钱(9克)而成。

 功用:清热解毒,行气导滞。

 主治:湿热痢疾。症见里急后重,便脓血,脘腹作胀弋滞较重者。

2.香连丸(杨士瀛)  赤白痢。

(《兵部手集方》)

【歌诀】

香连治痢习为常 ; 初起宜通勿遽①尝

别有白头翁可恃 ; 秦皮连柏苦寒方

【词解】①遽: 遽(jàu),音距,急,仓猝。

【组成】黄连(用吴茱萸同炒令赤.去吴茱萸不用)二十两(600克)   木香四两八钱八分(145克)

【用法】共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或按比例水煎服。

【功用】清热燥湿,行气化滞。

【主治】湿热痢疾。症见脓血相兼,里急后重

【方析】大肠湿热,积滞内停,为本方主证。方用黄连清热燥湿,厚肠止痢,为君药。木香行气止痛,为佐药。

【附方】白头翁汤((伤寒论))  

白头翁二两(15克)  黄柏  黄连  秦皮各三两(各12),水煎服。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热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3.更衣丸  : 津枯便秘。(《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

更衣利便治津干 ; 芦荟朱砂滴酒丸

脾约别行麻杏芍 ; 大黄枳朴蜜和团

【组成】朱砂五钱(15克)  芦荟七钱(21克)

【用法】滴好酒少许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二钱(3-6克),温水送服。

【功用】泻火通便。

【主治】肠胃津伤。症见大便不通,心烦易怒,睡眠不安。

【方析】肠胃燥结为本方主证。肝火偏旺,故心烦易怒,为其兼证。方用芦荟苦寒润下,兼泻肝火,为君药。朱砂性寒下达,清心安神,为臣药。

【附方】麻子仁丸(《伤寒论》)麻子仁二升(20克)芍药半斤(9克)  枳实半斤(9克)  大黄—斤(l2克)  厚朴一尺(9克)   杏仁一升(9克)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日三服。

    功用: 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主治: 脾约证。肠胃燥热,脾津不足,大便秘结,小便频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8,284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115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614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671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699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562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309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223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68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59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81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05评论 5 34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310评论 3 33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04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023评论 1 27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146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933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汤头歌诀》白话解9理血之剂(上) 理血之剂,即是调理治疗血分病证的方剂。血是营养人体的重要物质,在正常情况下,...
    琴诗书画阅读 276评论 1 1
  • A 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 清热解毒,豁痰开窍 安宫牛黄开窍方,芩连栀郁朱雄黄,牛角珍珠冰麝箔,热闭心包功效良。 ...
    医徒行者阅读 9,312评论 0 2
  • 第一章解表剂 第一节辛温解表 (一)麻黄汤《伤寒论》–(寒伤营无汗)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附: 1.麻黄加白术汤 2...
    医徒行者阅读 1,784评论 0 4
  • 经产之剂 妊娠六合汤 海藏妊娠六合汤四物为君妙义长 伤寒表虚地骨桂表实细辛兼麻黄 少阳柴胡黄芩入阳明石膏知母藏 小...
    Knight黄药师阅读 4,510评论 1 1
  • 第一章 解表剂 1.麻黄汤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宜服之。 2.桂枝汤方歌:...
    金钢狼之族阅读 9,949评论 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