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3月20日,星期四,农历二月廿一,是春风节气。
春风是24节气中第4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4个节气。通常在每年公历3月20日或21日交节。
其名称中的“分”字有两层含义:
一是“季节平分”,传统上以立春到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好位于春季的中间,平分了春季;
二是“昼夜平分”,在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大部分地区(除极地外)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1. 天文意义
春分在天文学上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继续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白昼开始长于黑夜,南半球则相反。
这一现象对农业生产和自然生态有着深远影响。
2. 历史渊源
春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与中国的天文观测和农耕文化密切相关。早在春秋时代,古人就通过观察天象和物候变化,确定了春分的时间。
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春分成为指导农事活动的重要节点。
3. 文化内涵
春分不仅是一个节气,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古代有“春祭”的习俗,人们在这一天扫墓祭祖,祈求丰收和安康。
此外,春分还与许多民间传说和习俗相关,如“竖蛋”“吃春菜”“放风筝”等,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和谐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4. 农事意义
春分后,气温回升,雨水充沛,农作物进入快速生长期。因此,春分被视为春耕的重要时节,农民们开始播种,为丰收做准备。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明史·历一》:“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
另《春秋繁露》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农历书:“斗指卯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两极除外),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
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一候玄鸟至
“玄鸟”指的是“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燕子,其属于季节性候鸟,总是春分而来,秋分而去。
️二候雷乃发声
古人认为,阴阳相薄为雷,雷为振,为阳气之声,春分后出地发声,秋分后入地无声,故有“雷乃发声”之说。
️三候始电
“三候”说的是由于雨量渐多,雷声和闪电伴随而来,人们经常可以看见从云间凌空劈下的闪电。
“春分三候”齐聚一堂,就预示着新一年的农耕全面开始了。
总结:春分不仅是天文和气候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农耕文明的重要体现,承载着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美好生活的期许。
有关春分的古诗词:
踏莎行·雨霁风光 欧阳修·宋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春分日 徐铉·宋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西江月·春半 朱淑真·宋
办取舞裙歌扇,赏春只怕春寒。
卷帘无语对南山。已觉绿肥红浅。
去去惜花心懒,踏青闲步江干。
恰如飞鸟倦知还。淡荡梨花深院。
有关春风的传说故事:
春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承载着不同文化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想象。以下是一些与春分相关的传说故事,既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也包含其他文明的古老叙事:
中国传说:句芒神与春耕
《山海经》中记载的句芒(勾芒)是掌管春季的木神,人面鸟身,手持圆规,象征天圆地方的秩序。
相传春分时节,句芒会乘着青龙降临人间,轻拂衣袖带来细雨,唤醒冬眠的土地。
古人会在春分祭祀句芒,祈求风调雨顺。民间流传,若春分日晴朗无风,便是句芒以温和之力护佑农事,当年必是丰年。
羲和浴日:太阳的诞生与春分
《尚书·尧典》记载,帝尧命羲仲在春分之日“寅宾出日”,于东方海滨主持祭日仪式。
神话学者认为,这与太阳神“羲和”的传说相关。
传说羲和每日为十子(十日)驾车巡天,春分时太阳运行至赤道,昼夜均衡,象征光明与温暖的新循环开始。
后世皇家春分祭日的传统,正是源于对太阳滋养万物的感恩。
阴阳平衡:道家的自然之道
《淮南子》云:“春分者,阴阳相半也。”道家传说中,春分是太初混沌分离为阴阳二气的纪念日。
相传盘古开天辟地后,左眼化日,右眼为月,身躯化作山川河流,而春分正是他呼出的第一缕均匀之气所化,因此此日天地气机调和,草木萌发。
民间认为春分日调和饮食、静心养气,可得阴阳平衡之益。
其他文明的春分记忆
1. 玛雅文明:羽蛇神降临
墨西哥奇琴伊察的库库尔坎金字塔,每年春分日落时,阳光投射在阶梯上形成蜿蜒的光影,宛如羽蛇神从天而降。
玛雅人认为这是神明带来雨水与丰收的吉兆。
2. 波斯诺鲁孜节:善恶之战
波斯新年“诺鲁孜节”始于春分,传说中英雄贾姆希德在这一日战胜寒冬恶魔,建立永恒春天。人们以火盆、彩蛋庆祝光明对黑暗的胜利。
3. 希腊神话:冥后的归来
春分前后,珀耳塞福涅从冥界返回大地,她的母亲农业女神德墨忒尔因此重展笑颜,令万物复苏。古希腊人以此解释季节更迭。
传说背后的现实意义
这些故事虽披着神话外衣,却映射出先民对自然规律的观察:春分是农耕播种的关键节点,昼夜平衡象征着宇宙秩序的重构。
无论是东方祭日、西方迎春,还是玛雅人对天文精确的计算,都展现了人类对生命循环的深刻共鸣。
图文信息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