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婆婆家,公公是抗美援朝老兵,但是他们家婆婆说了算,婆婆没有工作,没有文化,在家什么也不干,对待公公也是张开就骂,公公毫无怨言,从不还击,没有原则,让人感觉婆婆就像红楼梦里走出来的夏金桂。
四个男孩子,老大老二自己考上学,从不怎么管,老三老四好像最亲,最小的游手好闲,什么都不干,一直也没有结婚,父母眼里从来都是这个孩子还小着呢,后来又是说他身体不舒服不用干。
对孙子感觉他们就没有意识,没有亲情,从来没有给孙子买过任何东西,说是有一次,他孙子小时候父母带着回去看他们,他们家有一颗葡萄树,当时正是硕果累累的季节,爷爷给孙子摘了一些说走时带着,这个时候他们家小儿子从外面转悠回来了,什么也不说,拿着就吃,孩子爷爷说不让他吃,这个时候孩子奶奶发话了,“你这个笨蛋,信球货 ,孩子吃些怕什么”,孩子爷爷立即闭嘴,奶奶嘴里的孩子是指她的小儿子而不是孙子,说这个话时是当着朋友与孙子的面的,朋友马上说不要。
老三家生的是姑娘,刚开始怀孕老三就说媳妇不会做饭,把他父母全接他家照顾他媳妇,这时候老小也不管了,问为什么父母都去,说是他妈不想与他爸分开,一般人家还有一个孩子没有结婚是不会都去的,但是说是这个孩子难说话,父母怕他。
说是从小到大父母有几次在冬天训老三时,他马上赤身露体用凉水在院子里对着自己猛浇,谁说都不行,然后感冒肺炎,从此他父母怕他。
小儿子也去老三家里,反正也不工作,也不结婚,就这样越来越大。
提起抗美援朝让人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敬佩,感觉经过浴血奋战的年代,人应该有一种精神传承,可他家公公从来没有给孙子讲过,对孙子从小到大没有亲情。
孩子多时偏这个向那个,从古到今特别是帝王家狗血剧更多,普通老百姓家里就是不团结的源头,看来父母格局决定大家庭的团结。
当然父辈优良传统激励孩子们的数不胜数。我家孩子同学家里就是,爷爷是当年支援三线的高干,孩子们一个一个在爷爷的教育下也个个是精英,而且孙辈们也在爷爷的激励下个个考上985高校,大学开学报到时爷爷必定是一个一个亲自送至高校,向这样的爷爷致敬,重视家族”精气神”的传承。
感觉成长、与时俱进、自我管理是一辈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