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了一天的班,感到非常累。因为中午、晚上都加了班,并且中午在班上吃的工作餐还没捞着回家,晚上又加了一个多小时。回到家中见到老公还没回来,饭也没做,当时心情不是很好,不过自己很快就觉察到了这种负面情绪,及时调整了自己,也就很快去厨房做好了饭,这时候老公也回家了,一起吃完饭后,我就把电话递给女儿,想让她帮我处理一件事情。
事情是这样的,几天前,我在微信上看到一件衣服,从广告图片上看,觉得挺漂亮,是自己喜欢的风格,材料是桑蚕丝的,看到有运费险,又可以退货当时就下单了,可拿到货后觉得料子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好,做工也挺粗糙,就想退掉。三天了客服总是不回信,最后总算有个回音,还建议让我换货,因退货要扣出运费还有30元的广告费。我挺上火,与其理论,没有回音,问她要退货地址,她也不给。所以就让女儿帮忙处理。
不一会儿,只听到女儿叫了声“爸爸”,她爸当时也应了一声,又听到女儿说“给我充点值,话费快没有了。”他爸又应了句“你充吧”。当时没在意,可一会女儿又拿着我的手机对我说,“我充完了”。我看后就疑惑地问了句“让我给你充,怎么还叫你爸给充啊?”她说“你坐在我身边,我怎么会叫我爸呢?”我说“是啊,刚才我也纳闷。”就这样,我俩开始争论起来。期间我寻求他爸帮忙,心思他能帮着证实一下,可他爸说他也没听清楚,他一直是家里的“老好人”。看到闺女的倔强,想到:她的倔强可能是遗传了我,平时我就是个挺倔强的人,光认死理。这也是自己学了心理学以后才意识到觉察到的。又觉得可能我听到的并不是客观存在的,是我的主观反映。想到这里,只好对她说“好了好了,就算是我听错了,但也不能保证你不是口下误啊。”可闺女听后却不依不饶,非说没有口误,就是我听错了。竟然与她同学视频,对同学说“你听到我妈是个什么人了,还学心理呢!”我听后立马上火了,再也压不住自己的情绪了……
回到卧室,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发这么大的火呢?我自己分析可能有这几方面的原因:1.今天工作太累,回到家看到没人做饭,虽然当时觉察到了,但还是有压抑的。2.这几天买的衣服退不了弄得自己焦头烂额。3.自己本来就是个爱要面子的人,凡事愿意争出个对与错。女儿相应的多少随了点我的人格吧!因此两人各不相让。4.学的心理理论不能在生活中活学活用,关键时候还是不能及时觉察自己,看不惯女儿的行为就是对自己看不惯。5.当知道女儿让她同学观看我与她争辩场面的时候,觉得这样损坏了自己的尊严等等。
分析了这些原因,我觉得自己的负面情绪渐渐远去,同时觉得刚才自己真是不应该,与自己女儿为了一句话去争谁对谁错,一点意义也没有,最后还弄得都不愉快,彼此郁闷,影响了家庭和谐。
心想,如果刚才能把自己认为对的不能再对的认知放在一边,先去认同她,就不会发生这不愉快。这大概就是老师说得“智慧”了。在与人交往中,遇事能及时觉察自己,让体验自我与觉察自我分离,也就是将感性反应、理性反应和悟性反应这三个反应能迅速转换,达到事件和情绪分离,让自己的负面情绪魂飞云散。这也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不管做什么事,我是否正确不重要,重要的是实现目标,与别人、与家人搞好关系最重要。关系和谐、不拧巴最重要。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达到社会和谐,家庭和谐,相信生活就会过得顺水顺风,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