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的作者沃尔特·李普曼是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新闻记者、专栏作家,也是美国传播学界的先驱之一。一战期间,他加入了威尔逊总统的咨询团队和美国陆军的宣传机构,亲自到欧洲去体验战时宣传工作。这个经历让他看到了政府如何操控舆论,在美国国内掀起战争宣传热潮,并压制反战的意见。李普曼对这种操纵舆论的行径感到不齿,并将他的观察和分析写在《舆论》这本书里。
《舆论》出版于1922年,是公认的传播学领域奠基之作,其影响力在一个世纪后仍经久不衰。但是这本书几乎没怎么讨论人与媒体的关系,毕竟1922年报刊刚开始盛行,电视还没出现,更遑论社交媒体了。
相反,本书的前半部分让我觉得像社会心理学,后半部分则像政治学。后来查了传播学的百科条目后,我才释然。原来,传播学本就是一个跨学科研究的产物,处于多种学科的边缘,它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来研究传播的本质和概念。
另一方面,本书给我的感觉不似学术著作,反倒像是一系列主题关联的政论的合集。或许是因为作者李普曼的政治专栏作家的身份,书中没有严密的框架和严肃的用词,取而代之的是信手拈来的时事评论,以及满是类比和隐喻、甚至偶尔戏谑的文风,书中多处描述都让我想起社交媒体上的众生百态。作者的逻辑线索是连贯而清晰的。他层层递进地展示了舆论形成的过程,并批判了舆论背后的政治制度。
书中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问题。
为什么舆论往往和现实不符?
1. 舆论就是公众对一件事达成的共识。
2. 舆论包含三个要素:
⑴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件;
⑵拟态环境。由于一开始人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会通过道听途说,在脑海中拼凑出一副关于此事的图景。这就是拟态环境。拟态环境可能反映了现实,也有可能与事实不符;
⑶人们对这个拟态环境做出的反应。
3. 导致舆论偏离现实的个人因素:
⑴信息不对称。首先,传播者会刻意保密,不让公众知道。其次,就算不保密,大量公开信息传播起来也很缓慢,很难抵达公众。
⑵受众心理。李普曼在书里谈到的受众心理是刻板印象。他认为人的认知能力有限,而且很多事确实太复杂,使人无法形成对一件事的完整认知,因此只能依赖刻板印象帮他们片面地理解事务。
4. 导致舆论偏离现实的群体因素:
舆论的形成,还需要很多人都达成共识才行。传播者经常通过各种手段来制造共识。
一个常用手段是煽情,也就是通过调动人们的情感,使人们与传播者产生共鸣,认同他的观念,去做传播者想让你去做的事。最擅长煽情的就是领袖,因为领袖们掌握着巨大的权力,能动用资源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象征性符号。
舆论偏离现实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在一个民主社会,舆论偏离现实,可能会催生出错误的公共政策,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在一个现代国家里,各个群体就重大事务达成共识几乎是不可能的。现代国家事务繁多,国民还可能分属不同的种族、民族,生活的文化环境、地理环境都大相径庭。这使他们面临的生存状况完全不同,彼此之间又互不了解,还兼有不同的利益诉求,难以达成共识。因此,如果依靠舆论来制定公共政策显然是不靠谱的。
为何媒体无法报道真相?
1. 从经济学原理来说,新闻媒体与读者之间的不平衡关系使其很难维持生存,不得不依靠各种利益集团和广告商,才能将媒体办下去。这就导致它无法充分报道与公共事务有关的事实真相。
2. 在于新闻生产的过程,李普曼认为,新闻的天性使其无法完整地揭示事实真相。首先,媒体机构没那么多人、资源报道所有事,因此不可避免地要选择性地报道新闻。其次,即使是对这部分事情,新闻机构都没办法精确报道,因为它缺乏还原事实细节的技术和能力。
当舆论偏离现实,人们依靠什么来做出公共决策?
在李普曼看来,良好的公共决策制度需要把三个系统分开:信息搜集、决策制定、和调查监督。
1. 信息搜集:这三者中间,李普曼最看重的是信息搜集系统,它主要由接受过专门科学训练的专业人士构成,包括统计师、会计师、科学家、调研人员、以及社会科学家等等。
2. 决策制定:专业人士搜集出来的信息,并不需要呈现给所有人,而是只要提供给少数的决策者就行了。
3. 调查监督:公共决策制度中还需要一个独立的调查监督机制,调查政策执行者有没有贪污腐败、玩忽职守。
李普曼在本书中提出的观点也被很多学者认为是“精英主义”的、“反民主”的。他们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点:
1. 李普曼彻底否定了公众的价值,这与民主社会的基本理念是不符的;
2. 李普曼过于推崇专业精英,认为只有精英才有资格对公共事务发表看法,这个也和民主社会的理念不符,还有可能导致极权。
但李普曼的观点绝不是反民主的。你可以说他是一个怀疑主义者,但他绝非要为极权背书。他并不认为公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专业精英强加的观点。他认为专家不应该服务于任何特定利益,而应该通过科学的方法,向政策制定者提供自己对于事实真相的研究结果,而这些政策制定者仍是由公众选举产生的。
总而言之,无论是内容还是风格,这本书都是一本不符合我刻板印象,但却真真正正、无可厚非的传播学经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