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次当我对自己的智商有所怀疑的时候,就会拿这则童年的往事,给自己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
我的童年不像现在的孩子,整天在钢筋水泥筑成的笼子里,玩着电子游戏,与刺激、疯狂和无聊为伴。
可以说,我们放学经常在河边,山上、城墙根、树荫下,与虫鱼鸟兽做朋友。当然经常也会土里水里把自己折腾成泥猴儿。
年纪越长,回忆起童年的往事,越觉得没有虚度;不像早些年会羡慕现在孩子的各种优越的条件。
言归正传。
小时候经常去的一个地方是柳湖。
有时一个夏天,有2/3以上的时间都在柳湖里度过,因为那里非常凉爽,而且有树有水,有鱼有虾,还可以划船、游泳。
有一次一群小伙伴去抓了很多鱼,又意外地在山坡上遇到一条蛇,并且无情地打死了那条蛇(阿弥陀佛)!
出于好奇,小伙伴争先恐后地去抢那条死蛇,以往非常抢手的小鱼,反倒没有人要。
这时我就想,如果谁争到蛇并且回到家里,八成是会被父母亲呵斥甚至打骂的,因为打死了一条蛇,而且把它带回家里。
所以我断定,最终没人会带回去。
而我,则见过爷爷在大寨子农场下放时,和其他人把死蛇剁碎喂一只乌鸡,然后又杀鸡吃肉。据说大补。
我其实不愿意写这一段血腥的往事,只是由于为了叙述童年的自己,已经会权衡利弊,在极短时间内做出冷静、正确的选择,作为一种心理资源鼓励自己而已。
所以,我果断地要了所有小鱼,退出了死蛇之争。
大家吵吵嚷嚷,快回到大院时,抢到蛇的小伙伴,提出自己不要了。
如我所料,所有人都不要了。
所以,我成了最后的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