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书上看到一个案例:
有一个妈妈属于平时要求孩子的类型,有一天她12岁的女儿不吃饭,平时她会很强硬的要求孩子吃饭,但这次她决心改变一下自己一罐强硬的做法。当孩子说:“又是这几个菜,看着都腻了,我不想吃了!”
她说:“你不想吃这些菜。”
孩子吃惊的瞪着她,半天说不上话,还以为妈妈吃错药了呢。
孩子当时没再说别的话,自己就去盛饭吃了,当时她特别惊讶。
原来女儿只是想要我听她抱怨而已,而这位妈妈以前居然因为这个跟孩子讲半天忆苦思甜的思想教育,最后还不欢而散。
是啊,孩子不过是想抱怨一句而已,哪有我们心中想的那样多的条条框框,又是生活习惯,又是娇生惯养,犯得着上升到那样的高度吗?
我们常常说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自认为好习惯就是要求她们把当下的一切做好,却很少考虑孩子的个性和心理发展水平,我们的要求她们做得到吗?难道每一件小事都做好的孩子就是拥有好习惯的吗?难道孩子偶尔的反常就一定是不守规则的吗?
孩子也有自己的情绪,这个时候依然按照僵化的规则和培养所谓好的生活习惯,就不太合情理。这个时候倾听孩子,接纳孩子的情绪远比讲规则要重要的多。
我们要理解孩子言语背后的真意,切勿以大人的角度揣测孩子的用意,让倾听成为好的习惯,孩子自然更能领会我们严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