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谈写作丨纸上电台办了一期《谈谈写作变现那一些事》征文,西瓜甜甜啦写了一篇《感谢简书,让我实现多方位的变现》。看到这个名字一下子就让我记住了。因为小时候我就喜欢西瓜地,有时趁看瓜老农不注意,就和几个小伙伴去偷西瓜吃,而且是把西瓜藤连根拔走的,因为这样可以多偷瓜。老农发现了对我们说,你们不要把西瓜藤也偷走呀,它还会长西瓜呢。
往事不落叶。
读了西瓜甜甜啦文章才知道她是小学老师,已经在教师岗位上辛勤工作二十几个春秋。但她一直有一个文学梦。两年前,她开始在简书发表文章,还与百度问答签约,一跃成为百度的“问答大V”。简书里藏龙卧虎,她的文章被南京《莫愁》杂志编辑相中,于是她的文章陆续在这家杂志发表。她说:
我真心感谢,感谢简书给我们提供的开放、公平,甚至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机会无限的大舞台,在这里我们真的可以遇见另一个更好的自己。当然,我更感谢在这里遇到的许许多多的编辑和工作人员,尤其是莫愁杂志的编辑,亲爱的乔老师:感谢您的厚爱与垂青,更感谢您的一路提携,让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文章发表。如果说,我发表在各大平台的文章只是自娱自乐的话,那么能在杂志上发表,这绝对是生活对我的一种馈赠!
前几天,西瓜甜甜啦写了我《简书高段位大咖,蒋坤元老师即将推荐我,何其荣幸!》
其实,感到荣幸的是我,你知道吗,西瓜甜甜啦在简书有粉丝8万加。原来她还当过简书《教育》专题的编辑,且看她这么写:
这强度非常大,每天在这6个小时里面,我要审稿几十篇,甚至一百多篇,每篇文章不仅要看内容,还要看格式,甚至还要注意图片的数量等等细节,没有集中精力的2个小时,是完成不了任务的。这还不包括,我之前的编辑朋友如果没有及时审稿的话,那么我每天一睁开眼睛,等待我审稿的就有几十篇,可以想象这其中的难度有多大?自己码字,审稿,二者一累加,每天我写的文字都超过5000个,因为强度太大,因为用鼠标太多,有段时间,我的十个手指都无法正常张开,甚至连手机都握不住,疼,锥心地疼。
但因为答应了姐姐,所以我始终咬牙坚持着。不知道是简村的机制改变,还是因为我当编辑的认真,在我当编辑的那段日子里,我的粉丝暴增:从原来的2000多人,一下子就飙升到6万多人,最高峰的时候,每天都有5000、6000人关注我。在2017年10月底的一天,也就是我来到简村8个月后的一天,我的粉丝居然就突破7万人了看着简村里,其他简友写文章说,收获粉丝几百或者几千的时候,我的心里真的不是一点点高兴,而是狂喜:真没想到,平凡如我的阿清,居然可以在简村收获几万人的粉丝。
【印象简村-故事】我简村里8万加的粉丝,哪个友友的故事打动了你?
西瓜甜甜说,和你肩并肩
[特别推荐理由]
我平生就羡慕这样的女子,西瓜甜甜啦。你有才情,又吃得起苦,真像河里孕育着的一颗蚌珠。还有,你是夏日西瓜地里,最甜蜜的那一颗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