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要毕业了,莉莉很突然地从微信里告诉我:
“喜欢的人跟我表白了,我们在一起了。”字符里的表情伶俐活泼,显得可爱又羞涩,似乎能感受到隔着屏幕的蜜意。
我的兴奋和惊喜完胜震惊,回复到:“好事啊,恭喜恭喜!”,像自己闺蜜谈恋爱一样,还加上一大串撒花。
然后我跟她进行了一系列的交流。(此处省略)
跟学生的聊天完了之后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旁边的老公,他笑了两下,回了我一句:“他们这是早恋哦,可以的。”
在“早恋”问题上,我俩态度挺默契,并没有那么激烈反对。爱是与生俱来的能力,爱不分年龄。
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喜欢跟谁在一起玩,不喜欢跟谁在一起玩,在他们心中就已经有爱的萌芽。
现在他们的“在一起”不一定是爱情,可能是欣赏对方的某一个优点,表达自己的爱和喜欢。爱人的能力不是人人都有,需要不断练习,能遇到喜欢的人,这是多么棒的事情呢。
大人工作的时候,就被催着恋爱。那么小孩为什么不能边读书恋爱呢?有的大人可能就说,那是因为小孩自制力比较差,容易犯错事。
但是我们也低估了孩子们的自制力。只要你方法得当,把这种感情转变成互相学习的动力,坚守各自底线,两个人一样能够变得更好。读书的时候谈恋爱的同学,都有双双考上了理想大学了的。
当然双双考上理想大学的,是小概率事件。我不应该把小概率事件放在“早恋”这件事儿上。
学生爱到处散播谁喜欢谁,小孩子的那些游戏,总是在传颂中成真。每当他们很羞涩的反驳“才不是呢”,“你们乱说”的时候,其实他们内心是高兴着呢。稍微胆子大点的,就顺水推舟真的在一起了。
当然也有没在一起的(这是大多数情况),就略显尴尬。
小时候喜欢谁,就喜欢上课时静静的他后面看着他,喜欢他衣服的颜色,今天的发型,转笔的姿势,上课走神儿的时候,眼睛像是有一种魔力,紧紧的吸在他的身上,朝着他望一望。
若是不小心,他不经意间的回头,唉,眼神儿就给撞上了。两个人像触了电一样,一个猛的回头,一个猛的坐正,整个心都要快跳出来了,好紧张,感觉自己的秘密,被对方发现了一样。以后两个人再见面总是略显尴尬,但也说不出为什么尴尬。
可能爱情就是在这样的眼神和谣言传颂中开始的。
爱情来得像龙卷风,来的也快,去的也快,何况是孩子们的爱情。说不定哪一天家长发现,被强行分手了。
能祝福一天就祝福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