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清明的细雨,本来是愁绪,竟不知何时起,成了节日的礼物,带着别树一致的热闹和喜庆。
老家的清明节就是这样,年年如是,越发喜庆隆重。
四月五日那天,外地工作、学习都必须千山万水返乡来。以大家族或小家庭为单位,成群结队上山去——大鞭炮、纸制贡品、烤全猪、烧腊、水果、点心、零食都是必不可少。
小孩们,一提到清明祭祖,自然是兴高采烈,在他们心中其实就是春游。父辈对此事则郑重万分,必须出席,必须准备周全,那是一年当中头等大事,堪比春节,要用行动答谢祖先之恩泽。
过去一年里,吃过倒霉运的必然加倍准备贡品,祈求今年的好运。过去一年好运连连的,就得答谢祖上的庇佑。据说,有一年发横财的老板,在坟头架起高架,点了一串价值十五万元的炮竹,响彻方圆几公里。那时的我很不能理解,疑惑着黄土地下老人们真不怕吵吗?还是心里乐滋滋的?
(二)
我家不一样,根本不过清明节,特别的安静。
爷爷说:乡下的山头没有亲人,全散了,无影无踪了。
我知道:听说中国要解放,爷爷匆匆结束了香港的生意回到大陆。那之后及之后的事,大家估计都懂吧。我爷爷,做了十几年的民办老师,下半辈子一直与世无争过着日子。
我爷爷的妈妈,就是我曾祖母是解放后离世的,她的骨灰,多少有点历史原因,一直放在我房间的书架上,这就是我们家从不上山拜祭的原因了。
爷爷说:死了,就死了,不用拜;拜了,她也不知道。
我常说:祖上的庇荫,一直就在身边,不用去拜。
(三)
我奶奶,在我上初二的那年冬天,去世了。我们把她安放在殡仪馆里。
两个月后,那个春节,团年饭席上异常安静。
我父亲,第一个流了眼泪。之后,一家人纷纷离席。那年的团年饭,没有吃完就结束了。
次年的清明节,爷爷说:我不去了,你们去吧。
我父亲带着我们一家四口,我姑姑带着她一家三口,一起去殡仪馆拜祭。那次,是我人生第一次真正体会清明节,那年我15岁。
当弟弟手中捧着祖母的骨灰盅,在父亲和姑父的陪同下,从大厅走出来时,姑姑已经泪流满脸了。
奶奶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喜欢安静,我们遵照她的意思,选择了一个僻静的空地,开始我们的仪式——居中放好骨灰盅,一束鲜花,一些时令水果,还有一盒蛋糕。
姑姑说:“妈,都是你喜欢吃的,这饼店是新开张的,尝一下。”我爸见自己妹妹难过,竟然开玩笑说:“燕,把火龙果切开给奶奶尝尝,这品种是今年最新上市的,奶奶没吃过。”
这时,表妹、弟弟和我才敢嘻嘻笑了出来。
由姑姑开始,我们轮流走在骨灰盅前,半端着身子,默默祷告。是的,我家没有跪的仪式。
奶奶,好像飘在空气中,一直陪着我们,安安静静的。那年清明,没有任何热烈的表达,就是这样静静过了。
但是,我仍清楚记得,回家入门后,爷爷就问我:“奶奶怎样呢?”
我突然茫然,转念才懂,回爷爷话:“奶奶很好!照片很清晰,那个盅白得很漂亮。走的时候,我把那格子擦得很干净。”
爷爷点了点头,说:“ 其实,我是愿意去看她的,就怕她生气。能见到你们,她最开心。”
“爷爷,明年也带你去。好不好?”说话时,我留意到奶奶照片前已换了两支粉红的百合,淡淡散发着清香。
此后的几年,一切都没有变,一年去一次殡仪馆。一家人一起,时间地点依然,场景依然,端在骨灰盅旁边,安静陪着,一起说一些家常话。我爷爷呢,也一样,照常在家里等着我们回去,照常向我打探各种殡仪馆的情况。
我们慢慢长大,悲伤也慢慢消减了。
(四)
奶奶离去的第七年,爷爷也离去了。
那年清明,围着他们合装的新骨灰盅,全家老小大声哭了一场,足足半小时。
我父亲是豁达的人,他第一个止住哭泣,说:“在生时,我们都是好好待他们的,足够了,不要再哭了。”
(五)
爷爷去世的那年,我家开始有了一些变化。
次年春节,我父亲竟然说:“爷爷都不在了,今年不用一起吃团年饭。你们长大了,想去哪里玩就自己安排吧!”那年,我大学毕业,开始独立做驴友!那年,我弟弟在北京工作!
没有团年饭,意味着:父亲会在年廿九上飞机出游;母亲会在年三十,出国去探亲;弟弟外出打工,过年也不回家。我一个人,想去哪就背包上路!
没有团年饭,就从那年开始的。我们家,新年过节的气氛也逐年减退,最后大家都忘记春节这个日子了。一放假,一家人各自出门游玩了。
唯独在清明,无论如何都必须凑在一起,整整齐齐去拜祭祖父母。
清明,成为我们一年里最重要的家庭日。
依然是殡仪馆那个角落里,年年如是,安安静静,放着鲜花、水果和蛋糕,一家人围着爷爷奶奶的骨灰盒,聊聊东,谈谈西,拉着家常。
爷爷奶奶,飘在空中听着、念着。
(六)
对我而言,祖父母真实地活在我的心里,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们一定能看见:我如昨日一样,喃喃向他们细语,总是体谅别人,依然用力在工作,用心去孝顺父母。他们也能看见:我成家了,我的丈夫和孩子也每年向他们祷告。
我把他们放在心里,这是我思念的方式。
我们安静守候着他们,没有鞭炮,没有祭品,是我们家的方式。
我逐渐才懂,思念方式有很多,可以沉默,可以远离,可以喧闹,也可以忘记。
不管上山的,吃烤猪的,放鞭炮的,祷告的,静默的……只是在世的家人们聚首的缘由之一。
清明,是我们的相聚,在家和出门相聚,年老和年少相聚,过去和现在相聚。
我们祖辈,为子女儿孙们的相聚——下一场细雨,奏一响春雷,闪一道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