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三天的学科组长培训,今天在杭州展开。
参加了大大小小无数次培训,这次培训带给我的感触最多,每一堂讲座都是干货满满,每次下课都恨自己的接受能力为什么不能再多一点再快一点。往往刚理解完前一个概念,下一波概念就席卷而来,让人手足无措。
今天的讲座中,有一个知识点让我印象深刻:你知道你的学习风格是什么吗?
当老师问我们每个人属于什么学习风格时,我答不上来。
答不上来的原因并不是指我无法分析和明确自己的学习风格,而是我完全连学习风格这个词都没听说过,更别说学习风格的定义和哪些分类了。
所以当老师询问的目光扫视过我的面前时,我心虚的低下了头并涨红着脸,深怕和老师的目光进行对视,心里侥幸的嘀咕着,不会叫到我,一定不会叫到我。
果然逃过了一劫。
那学习风格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接下来的时间我异常认真的听完了整堂课。
人的学习风格大致分为三种:视觉型、听觉型和动(触)觉型。
下面我用自己的理解谈谈三种学习风格的分别。
视觉型学习风格,这种风格的人对于眼睛看到的东西比较敏感,也更容易接受。如果一个学习内容分别用图片视频的方式、音频录音的方式和直接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最后往往用图片视频学习的方式能让这类人更轻易的掌握。例如: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需要学生掌握运球投篮的技术动作,当老师只用言语指导和直接让学生模仿实践都无法让视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很好的学习和掌握,但是如果让这类学生先接触运球投篮的分步视频教程或相关图片展示,学生领会的程度会强的多。
听觉型学习风格,这类风格的人更关注于听觉方面接受方式,他们往往对耳朵听到的内容产生敏感并记忆深刻。例如:体育课上当体育老师给这类学生示范运球投篮的技术动作时,学生往往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很好的模仿出类似动作,但是当老师用言语进行引导和下指令时,学生往往掌握程度更好一点。
动(触)觉型学习风格,这类风格的人活泼好动,更爱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表现自己。如果用对待其他学生的方式要求他们反而会适得其反,想要激发此类学习风格的学习欲望必须投其所好,因材施教。利用学生的特性充分发挥学生活泼好动的优势,发掘学生潜在的能力。例如:体育课上体育老师要求这类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安安静静听自己讲课和示范,动(触)觉型的学生往往会控制不了自己,注意力无法集中,身体来回扭动,让他安静乖乖立正就像要他命一样难受,所以想要激发该类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可以直接让学生进行模仿尝试,让学生先熟练技术动作,然后给予其特权,让他帮助其他学生掌握学习,既帮助学生自身掌握了学习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内心活泼好动乐于助人的责任心,集体荣誉感。
所以三类学习风格的人,对同一个学习内容接受的方式和掌握的程度都不尽相同。作为一个老师必须要转变以往一概而论的教学模式,必须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特个性,尽可能的让每个学生都受益。
而了解了三种学习风格的定义之后,现在再回头来想老师最开始的那个问题:
你知道你的学习风格是什么吗?
我回忆了自己从小到大的学习经历,我发现自己对于听的方面接受较弱,往往一句话听了N遍都理解不了其中的内涵,而对一些在我眼前浮现过的人和事,我也总是心不在焉,明明刚看完一篇文章,书本还没盖上就已经忘了一半,所以经过排除法分析,我觉得自己更倾向于动(触)觉型学习风格。
如果一件我一知半解的工作,如果让我亲自参与一遍每个环节,比跟我讲十年工作流程要强的多。
并且通过这次自我学习方式的分析,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也能更好的选取适合我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式,在最短时间内做到事半功倍。
通过这一天的学习培训就已经让我收获满满,对于接下来两天的培训,我更加期待不已,希望自己能在未来学习的道路上不断精进,加强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