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在读书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忆及自己读过的书,不在少数,但好像除了当时的感动和领悟外,一本书竟没有留下多少印记,当别人侃侃而谈某本书时,自己好像也读过,里面的内容却想不起多少来了,这是多么遗憾的一件事。
所以,读书贵在思考和抒写!
只有思才有得,但,思要有痕且深入,就要尝试把所思写下来。读《世说新语》这样的大部头,更应该时常做做盘点,回望一下读过之后自己的收获。
继上期我们推出谢欣妤和段诚志对《世说新语》中魏晋人物所推崇的美德的读书思考后,今天特别推出廖子鉴同学的个人思考,盼望正在读书的你也能提炼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话题!
不过,读下面的文章你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哦,比如阮光禄和竹林七贤的“阮咸”是一个人吗?“建安七子”又有哪些人呢?期待大家跟帖评论!
话说魏晋风流人物
廖子鉴
魏晋之风华众所周知。竹林七贤、建安七子等等数不胜数,性格特点各不相同。今天就让我与你一起探究几位魏晋风流人物的特点。
就从谢安说起吧。如果有一点历史基础的人应当都知道他。刘禹锡的那首名诗连小学生都背过。在那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中,我们多少能感受到一位足智多谋的儒将形象。正是因为获得了那场战役的胜利,才延续了东晋王朝那十几年的“寿命”。而在“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故事中,我们又见到了一位组织力极强的智者,事后他也不过是微微一笑。他的很多事迹能流传至今,他的德行必然是古人们推崇的。那么古人们推崇的一定是“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风流人物吧!
竹林七贤与谢安相比又是另一种风流。
竹林七贤与当时的司马政权不合作,他们好自由,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文学方面好“老庄”。七贤七贤,必有七人,他们是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向秀、刘伶和阮咸。我们就从那个我们最熟悉的王戎说起。
王戎即“道旁李苦”的主人公。他早年就十分聪明,相信这一点大家都应该知道。成年之后学业有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有一点不怎么讨人喜欢,那就是十分小气。卖自家种的好吃的李子的时候把核给去了,真是非常细心的。王戎也细心呀——心不细的人怎么能成为文学家。如果你把他往好的地方想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他不过是不想让别人得到他家好李子的种子。但是他的孝道是我们不得不向他学习的:丧失了母亲,悲痛欲绝,“瘦如鸡骨”,连内阁大臣都十分担心。因此,魏晋人士对孝道也应当是特别看重的。
接下来就到了那个令人哭笑不得的人——阮光禄(裕)了。阮光禄,魏晋风流人士,在当时以德行著称,使得他名声流传至今是他焚车的事。阮光禄同竹林七贤一样性格豁达,好老庄。他很大方,性格上与王戎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他有一辆好车,谁找他借车他都是有求必应的。有一位朋友的母亲去世了,本想找他借车一用,回神一想不对,这是丧事啊!结果就没向他借车。没过几天阮光禄听说这事之后,心想:车本来就是拿来用的,你想那么多干嘛呢?你这样就让车失去了车的价值呀!于是便把他那辆好车给烧了。这就是著名的“阮裕焚车”。他的生平事迹可以流传至今。你们古人应当很在意自己的修养吧!
建安七子便是另一种风流了。建安七子与竹林七贤虽然都是有七,但一个是建立享乐的资本——治国,而另一个却是自由地在民间穿越,放荡不羁。我们就说一说《》三字经》中“融四岁 能让梨”中的孔融吧!
孔融在儿时就十分令人佩服。他明白兄弟之间要友爱,要“泛爱众”。不过他干过最有名的的事情就是骂曹操。那一次,他嘲弄曹操,说他很愚蠢。曹操也不是吃素的呀,他当即就给了孔融一棒子:杀头、诛灭其族!因此,魏晋之风流人士都崇敬他,敬佩那种十分孝顺父母及兄长的人。
那么,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清谈”吧,说俗一点就是两个人(或几个人)围成一桌,一个人提出自己对《老子》、《庄子》或《易经》的看法,接着另外的人去反驳。但与现在餐桌上大家聊天不同,言语都是用华丽、优美、高雅的字词表达。如果你说的是“俗语”,桌上的人就会用鄙视的目光看着你,现在我们就来谈谈“清谈”的发明人——何晏吧!
何晏,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的孙子,因为父亲早丧,母亲改嫁给曹操,何晏自然成了曹操的养子之一。何晏小时候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学习天赋,羽冠之时就通读《老子》、《庄子》、《易经》,时常与一些来访的客人互相讨论。由于他对玄学与道教的喜爱非同寻常,因此“清谈”的说法就慢慢传开了,有许许多多的人来找何晏互相谈论。其中还有一个原因——他长得英俊。他还有一大壮举就是发明了“五石散”,虽说现在经过论证“五石散”是毒品,但是它在魏晋时期却起了大作用——让“清谈”由六个时辰变为了十二个时辰。如此一位大人物得以流传至今估计魏晋人士也必定敬仰有创造力、有口才的人吧!
那么现在就到了唐悦齐上次说的曹操型“双面人”——殷仲堪了。殷仲堪,由于担任过荆州的大官,那我们就叫他“殷荆州”吧!“殷荆州”也是魏晋风流了人物之一。早年类似于曹操,干了不少大事,把荆州管理的井井有条,使百姓安居乐业,与百姓相处得其乐融融。但年纪大了就像曹操的晚年一样——开始骄横了。而死也死得与曹氏家族一模一样。曹氏家族是被司马懿在背后捅了一刀,而殷荆州则是被他的好朋友桓南郡(桓温)捅了一刀。这让我们更明确地了解到:魏晋人士对是否对国家做出贡献是很看重的。
李膺的德行可不差。在当时。李氏家族和荀氏家族(因为有家谱为证,他们是荀子的后人)都是十分有名望的。有一次,郭泰在洛阳游学,见到了时任河南尹的李膺,李膺对他大加赞赏,二人于是结为好友,名震京师。后来他要回乡,士大夫送他到河边,有几千辆马车。但郭泰只与李膺同船过河,众宾客望见他俩,好像神仙一般。由此可以看出,魏晋人士对“慧眼识英雄”的人也是很敬畏的。
以上就是我对魏晋风流人的认知。魏晋人士一般都推崇“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守孝道、有修养、有创造力、有口才、对国家有贡献、“慧眼识英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