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的浮生第一章

《浮生取义》吴飞 第一章 生与死 读书笔记

过晌,即过日子。作者说这样平淡的生活中常见的不能再常见的词,深究下去会有很深刻的含义。就像作者这写的第一章,开始从日子、村子开始,最后把西方涉及自杀的学者与著作全部捋顺了一遍,尤为苦涩。
作者在开始便说道,并不是为了凸显忧虑之情,但谈到自杀,忧虑便如跗骨之蛆。从开始的一个孩子,一个妻子的死,便区分了冤枉和委屈,前者是社会不公,后者是家庭不公。都是自杀,都是不公,前者哪怕孩子的死和其所在的学校不明不白,却也能把棺材放在校门口讨说法,与他杀也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妻子的死,纵然丈夫在妻子生前百般不是,但却恰恰坐实的妻子的自杀,无论怎么讨教,都是委屈,都不是公权力部门该管的事。
作者遍访公安、医院却都没办法找到自杀数字。因为公安管的是公共生活的不公,是要界定那些不是明显分得清自杀与他杀的案件,所以明显是自杀的不会到公安。而医院,会有大量的自杀治疗的记录,而且大多都是自杀未遂,因为太轻的不会送医院,太重也不会送医院,而送医院的大多是不轻不重的,也总能抢救过来。所以作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恰恰是因为自杀这一行为,往往即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孩子与学校这样的案例极少,多数是妻子的情况),又因为医疗本身只针对救死扶伤,哪怕精神病院也只关心精神疾病的相关问题。所以公安关注社会公众,而医疗关注人的健康,虽然他们都与自杀有关,但是他们并不是关注自杀本身。
作者说,日常秩序是生活幸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虽然社会公正和健康也很重要,但这些是公共生活,而日常生活的秩序却是在这些社会问题之外的。

涂尔干说自杀是自利型的、他利型的或者社会失范型的。
而精神疾病领域,却认为是疾病导致了自杀,虽然在国外的研究9成以上是疾病导致的自杀,但国内却只有6成是疾病导致的,是与国外情况不同的。
无论是社会学还是精神疾病领域,都提出人的自杀来源于个体或者社会的紊乱。
而更多有哲学思考层面的,是讲人的生命是有神圣性的,同时具有欠缺的。而自杀这一行为同时具有积极意义的,是社会的安全阀,同时没有忧郁就无法存活,而忧郁的群体必然有人自杀。
而生命的自然形态,既有神性又有罪性,自杀之所以可贵,恰恰反映了这种二元性。
但这是西方的思潮,而中国是否也是如此,很期待作者接下来的研究报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亲爱的家人朋友们, 知乐给大家送一份父亲节礼物啦! 让直觉塔罗带我们看看: 你的父亲当下的身体如何? 方法很简单:...
    观音舞者阅读 1,079评论 0 0
  • 回家前一天,安志旭打电话给麦克说,你快回家了,咱们今天聚聚吧! 麦克答应了他,约他在一个比较文艺低调的咖啡厅见面。...
    清风伏笔阅读 3,349评论 0 9
  • 前几天联系了一位尊敬的同事,今晚我们见面吃了个饭。其实,我是就为最近一段时间的事情,询问下他的看法。 他目前的状况...
    阿恒AH阅读 1,41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