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大教学论》感觉生涩、难以理解,需对句子、段落反复咀嚼才能理解一二,耐住性子,一点点往下阅读,从第六章开始逐渐感觉通俗易懂,读了一百多页后,突然感觉夸美纽斯不是300多年前的教育家,仿佛他穿越了时空一直存在,因为他的许多教育理论是广大教育者所熟知的,并一直在沿用。
特别是今天上过导读课后,在杨捷教授的指导下,对《大学教论》的时代背景、夸美纽斯的教育实践活动、《大学教论》系统内容和影响与意义有了一个全面的、浅显的了解。但如果要深谙其内涵且将从中领悟、提炼出《大教学论的》精华还需再读、反复读。
大多数的老师阅读前五章时都感觉像是在读圣经,不明白为什么这一部教育巨著中会有那么多的宗教信息,通过今天的导课,了解了《大教学论》的时代背景。夸美纽斯生活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他一生在教会中成长,他受教会的资助才得以完成学业,他还是曾是摩拉维亚史弟会的牧师,所以基督教对他的影响深远,同时在上大学期间,他受到人文主义的影响,所以在他的《大学教论》中一方面强调尊重儿童,一方面也用宗教的道德来要求儿童。可见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对人的一生影响是深远的,即便他有理智的头脑和智慧的心灵。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班级授课制是夸美纽斯第一个提出来的,早在三百多年前他就认为,一个教师同时教几百年学生不仅是可能是,而且也是要紧的,对教师、对学生,这都是一种最有利的制度。并且还总结的有组织管理方法,把全体学生分成班级,比如十个人一组,每组由一个学生去管理,管理的学生又由上一级的去管理。这些教育方法是我们一直在沿用的。
夸美纽斯从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是一位实践教育家,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他提倡国民教育体系,通俗地说就是现在的义务教育。他倡导自然教育法则,坚信教育的力量,他认为人可以由外力加以铸范。这外力有两种,一是环境,一是教育,而教育可以左右环境的影响。他重视通过感官发展悟性,探求知识的根源,反求呆读死记。倡导在学校培育德行,重视榜样的力量,同时又会严格纪律……他的教育思想从三百多年前一直影响着现代的人,是因为他是从实践是总结出来的。
我们上了年纪的人是没有一个能够再变年轻,再去重新开始自己的事业,用更好的方法再把事业做成功。那就只剩下了一件事,就是我们要尽力把这种建议贡献给我们的后来者。所以,继续学习,成为这个贡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