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写于2004年)
文/拾麦穗的路人
最近一周忙于开公开课的事情,公开课开好后,突然之间松了一口气。
闲下去了,心里却咯噔一下,想起了一个人,一个这几天由于太忙还抛到了脑后的人,现在突然从我脑海里跑了出来。
她叫翠翠,我的学生,原本今天应该坐在教室里听我上课的学生。她已经十几天不来上学了,第一天不来上课时,说是家里有事。后来学生告诉我她不想读书了,我当时第一个反应会不会有老师批评了她,或者和同学闹矛盾了,了解下来都不是的。
那天晚上往她家里打电话,没有人接。第二天一早再打,她父亲接的电话,我要他把孩子劝到学校,还是没来。上午我再打电话过去,她在家躺着,我做她的思想工作,道理和她讲了好多,告诉她现在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升学的,你这样辍学了以后跟同年人比要有失落感的。她告诉我,她早就不想读书了,读书太苦了,自己读不出,老师一遍遍教还教不会,不好意思了。
她这样一说,让我想起了上学期她也这样过,说生病了好几天没来,让同学去看其实顶好的,我就知道她是有点怕上学了。我也不点穿,一次次打电话去问她身体怎么样了,然后说要去看望她,她才来上学了。这学期故技重演了?
我本来以为她过两天会来的,不想这一次她是铁了心不来了。和她的父母亲通过几次电话,他们也是支支呜呜地说不清楚,看样子他们的话孩子是不听的了。
后来我要求家长到学校来一次,她的姑姑来了。听了她姑姑的介绍才知道,原来这孩子之前她父母有过两个孩子,都夭折了,所以把这个孩子当成了宝,从小宠惯了,而平时他们喜欢叉麻将什么的,孩子也不大管,所以孩子小时候的功课就不好。稍微大一些,孩子要买什么就给她买什么,衣服都要穿时髦的,最近还吵着买了个手机。她不肯上学后对家长说,你们一定要我去上学,我就离家出走。这样家里人也不敢逼她了,只好随她了。
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觉得要劝孩子回到学校,只有做她本人的工作了。我在她的谈心本上给她写了信,要学生带给她,我给她打电话,告诉她老师们在关心她同学们在想她,我还和先生一起去家访。可是这一切工作都没有效果,孩子的姑姑说,老师你已经做得够好了。
现在我想起了翠翠,拨了个电话过去,是她接的。我问她这几天在外面玩得可开心?她告诉我一般,想不想同学们?她说想。我说那就回来怎么样?她说她已经找到了工作要去上班了。我说你读书怕吃苦,上班也累的。她说,上班的累我克服得了,没有压力的,读书我实在读不出,太苦闷了。或者,她真是厌学到了极点。
要对翠翠说的话我都说了,我说位置给你留着,希望你回来。毕业考报名给你报着,就是你真的不回来,以后还有补考的机会。她说,谢谢老师,你对我很好,我知道的。我叹了口气说,我对你再好,你还是不想读书了,老师一直在想,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她说,不是的,你不要多心,是我自己不想读的。我对她说,不管以后其他同学考得怎么好,你没有和我们一起坚持到最后,是老师一个不小的遗憾。
挂了线,陷入了沉思。想想我们现在的教学制度,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和老师的非常重要的标准,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是越来越高,老师和学生的压力都是非常大的。每天学生要上9节课,中午吃饭差不多花半小时,然后是一个个老师排着队去订正作业,有时候抢不过来,还要我班主任给任课老师排好时间。轮到我午会课进教室,学生还在忙着抄黑板上的试题或者做作业。这时候我常常叫他们不要做了,一边听我说几句话,一边休息会吧,学生不觉得累和苦才怪。学生累,老师又何尝不累,常常听办公室里的老师在喊累,但还要苦口婆心地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心有遗憾。
(贴出这个十几年前写的教育随笔时,真的很想知道初中没毕业的翠翠,现在过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