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看了两本张德芬的书,一本是《遇见未知的自己》,另一本是《情绪自由,人生更轻盈》,让我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内心和过往,感觉对我是种精神上的疗愈。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遇到事情,要向内去寻找原因和答案。
从我开始上学起,父母特别关注我的学习成绩,他们对我说过许多遍的一句话就是:“你只有考出好成绩,考上大学,将来才有出路。”那时的我不知道自己的出路是什么,但也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走出去,所以也就认为学习成绩特别重要,对待考试成绩很执着。
每次考试完老师公布成绩时,我都会紧张的在座位上一动不能动,几乎连呼吸都停滞了一般,心跳的厉害。如果成绩好,就会内心雀跃不已,那个紧张的心也要到第二天才慢慢放松下来。如果成绩没达到自己理想的,就会心揪着似的难受,往往一段时间都开心不起来。
这种过度在意考试成绩的模式,一直持续到我离开校园,我想终于可以不会再为成绩的事而揪心了。不想,我的孩子开始读书后,她的每次成绩的好坏就又左右了我的情绪,尤其是孩子所在的学校对孩子的成绩不仅有班级排名,年级排名,还有区级排名。排名越清晰,我对孩子的成绩和排名越是介意。
她一次成绩好,排名靠前,我就希望她下次能考更好些,排名更靠前些,如果后面的考试成绩或排名有下降,我就会忍不住生气。还教育孩子如果不考出好成绩,就没有好高中上,考不上好高中就考不上好大学等等。
现在孩子也进入了和我差不多的对成绩的紧张模式。每次学校要公布成绩时,她从那天早上就开始紧张了,会和我多次念叨这件事,等老师在班上公布时,她更是紧张的只听到了自己的成绩似的,其他的声音好像都被自动屏蔽了。甚至一次月考成绩就可以影响孩子一段时间的心情。
这不是让父母对我的教育模式进行了一个重复吗?
我不喜欢自己曾经对成绩过度在意的态度,结果我却循环着父母的教育模式,又让孩子陷入其中。这也是原生家庭带给孩子的伤害吧,只是这次的原生家庭是我在主导。
我通过反思回溯找到了本源,开始想要做些改变。我要重新认识考试成绩。
考试成绩真的重要吗?我们每个人在校读书的生涯近二十年,大大小小的考试不知有多少场,除了中考、高考这些选拔性的考试对人生确实影响比较大些,其他的都算是测试性考试,只能反映出阶段性学习的情况,对人生又有什么影响呢?为什么要那么介意呢?
何况现在是个知识更替特别快的社会,社会需要的不是拥有很多知识的人,而是能不断迭代成长的人。每个人都需要一直持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也就意味在每个人几乎一生都要面对考试,有些是学校安排的,有些是社会安排的,有些是需要自己安排的。每次考试的成绩好坏也并不是最重要的,有勇气去挑战,能用心去准备才是生活的强者,不是吗?
而这些道理也是我人到中年,自身经历后才切身体会并感悟到的,不能苛求一个孩子就能完全明白这些道理。但既然我已明白了这些,还有什么理由去要求孩子每次考试结果都如我期望呢?确切的说,我对孩子的期望关注点就是错的,不应该关注在考试成绩上,而应该关注在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
正是因为我的错误的关注点,影响了孩子,也导致孩子把学习的重心过多的放在了考试成绩上,为了考试成绩而去学习,学习趣味性不足,学习的动力也不足,学起来特别辛苦。
还好一切都还来得及,从改变自己开始,帮助孩子有勇气面对未来更多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