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晨即起
清晨,我还在迷迷糊糊地睡着,被儿清亮的声音叫醒,一看时间,才5:18分。昨天下午去合肥考试一周的儿才回家,晚上去了学校和培训机构,十点多才睡,一早又这么早起来,我也是醉了!我向儿申请睡到六点起来煮元宵。
二、开端愉快
儿很开心,愉快地唱着歌,问他昨晚睡得好不好?儿说自己好得很,没觉得有什么不适应的。儿说:别看我现在高兴得很,马上去了班级,一个字也听不懂,就觉得时间难捱,怎么还不下课?我正无以应答,儿突然话锋一转,其实我说出来了,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去年六月底会考结束离校至今大半年,会忘了许多,但也不至于一个字都听不懂。哈哈!
如此心态,得益于爸爸昨天就给儿打了预防针。爸爸说: 明天回学校听课,会出现知识点忘记,几乎听不懂,这些都是正常现象。经过一到两周时间的适应,就会慢慢拾起回忆,跟上大部队的节奏的。
三、一波三折
这边还在愉快的氛围中,那边儿开始找皮带。儿请求爸爸协助,爸爸看到一条皮带给儿,儿说不能用。爸爸说试一试,不试倒好,一试皮带解不开了。最后爸爸费了好大劲终于解开皮带。我在旁始终按兵不动,最终如何解决的,我也不知道,也无须知道。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儿又开始嚷嚷着找一板中性笔,非赖着是我那天帮他收乐谱时拿的,到处找也没找到。我们始终保持平静、平和、平稳,没有责怪儿,也没有抱怨儿。最后儿自己静下来回忆,可能没从艺校带回来。提出让爸爸买笔和笔芯了结此事。
余波未平,再起波澜。准备出门,儿找不到帽子,发动我和爸爸几乎找了个底朝天。儿还威胁:找不到帽子不去上学。爸爸说: 那是你自己的事。最后儿静下来,回忆起可能昨晚丢在车上,于是带上所有东西出门。后来没见回,应该是找到帽子了。
四、父子互动
儿子学校是严禁带手机的,儿带手机主要是为了中餐和晚餐的支付。中午同学请的他,晚上他请同学吃完饭后回家。还是那个以前经常在一起吃饭的同学,儿一回来,俩人又继续了!今天元宵节没有晚自习,儿六点五十到家。儿说: 今天感觉不错!还是有些累的。同学们变化不大。我问:没有不认识你的吧?儿答: 没有。没有人说不认识我,那就是都认识。今天老师当中只有物理老师认出我了,在课堂上发现我,于是问:回来了?怎么不到办公室坐坐?我对儿说:老师挺器重你的!儿说: 物理老师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女老师。
五、下步规划
儿一回来和我们聊了几句就开始做作业,笑着说:一题不会做。爸爸说:可以从答案入手,自己再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复习基础,慢慢跟上节奏。儿问爸爸数学题目,爸爸思考半天不得,于是准备睡觉,刷牙洗脸时仍在思考,终于得出答案。
儿从爸爸身上看到了坚持和耐力,儿对已躺在床上准备睡觉的爸爸说: 学习看的是态度,你坚持不懈地做一道题,这种态度,高考数学至少得130分以上。
儿打算循序渐进,理科试卷比如选择题的最后三、四题先放一放,先做基础题,再做综合题。语文和英语背诵的先拾起来。晚上睡前儿还让我给他抽背一个单元的英语单词,共有百八十个。
一天下来,儿的下步规划也出来了。儿说: 只剩三个月,必须要拼一下。争取打破艺校文化课记录422分。我想到辅导机构报一门课,主要目的是每天去那里上自习。八点二十学校自习结束后出去吃点东西,再到机构做作业、自习,不懂的可以问老师,学习到十一半左右回家。昨天听辅导老师说一体育生最后两个月,每天拼到12点,最后考了400多分。我极力支持儿,儿和我约定25日(艺考生校考结束)一起再去辅导班确认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