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 晴
女生的世界,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女儿高中三年是在北京度过的,那三年她走过北京的许多名胜古迹,假期的时候和她表姐一起到云南去旅行过。大学是在广州和深圳度过的,这期间去过西安、汕头南澳岛、西藏、上海、日本、杭州、南昌、重庆、长沙、东北等。
她很喜欢的一句话“我崇拜流浪、变化和幻想,不愿将我的爱钉在地球某处。”她觉得这就是属于她的旅行意义,于是她不断飞往很多很多地方,看见地球的有趣和美丽,不变的是身边总有朋友,让她得以带着爱和勇气与至交们一起面对难以预见的未来。
她和朋友们曾在夜晚的滕王阁徒步,在寺里窗栏一起系上祈福带,在重庆小雨淅淅的夜里流浪,在冰川的尽头洒落福纸,在五光十色的玻璃海里找海胆,在蓝天绿草的童话世界里唱歌,在中国最北边的琉璃世界里谈心,在东京塔边喝酒,她们这群年轻人在无数个不同的时间地点相遇又分离,却又带着相同的美好回忆。
女生的世界,不只局限在家里的几室一厅,从卧室到客厅到厨房,从家到菜市场到公司,永远只有这么大的空间来束缚你、捆绑你。女生也有自己要翻越的高山,要去的远方,以及要抵达的理想。女生同样也可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结交无数朋友。用脚步去丈量世界之大,用所见所闻去构建独立丰富的人生。
女生的自由,也是一次次选择的结果。旅行可以掌握选择的权力和自由。古时花木兰代父从军,为了家庭,为了父母选择了一条异常艰辛的道路,但她终于走出了家庭,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还有那些敢于突破传统束缚的女性,她们走出一条荆棘遍布的道路。在这个依然有着古老“男尊女卑”思想的社会,纵使在职场晋升上很多人因女性身份被针对,但我们依然相信,只要越来越多女性能够掌握人生自主权,男女平等的社会便会存在。
女儿到北京读高中前,从来未曾一人独行,一直都是我们做父母的和朋友陪伴。最开始独自在外期间还有些畏畏缩缩,害怕探索未知。直到在北京一个人一点一点尝试,去经历后,才培养出的勇敢。她练习一个人旅行、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一座举目无亲的城市。她通过一次次历练,已学会遇事沉着,察言观色,随时应变。看来人的胆量与魄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历练的。
旅行让她增长见识,赋予她探索世界的勇气。曾经,她像井底之蛙,以为家乡就是世界的全部,对外界的精彩既好奇又害怕。直到来到首都,来到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州、深圳,她感受到信息与科技的速度,才惊觉家乡与外界的差距,那种被时代抛下的落寞,让她明白,封闭的环境是灵魂的慢性毒药。
旅行让她明白,世界远比她想象的广阔。如果说世界是一本厚厚的书,那么从不旅行的人就等于只看了这本书的一页而已,认知实在太菲薄了。每一次出发旅行,都是对过去的告别,也是对未来的拥抱,也让她在历经世事时,越挫越勇,越挫越强。如今的旅行,不再只是享受风景带来的美好。更是能够享受内心的力量,由内而外生长出来的探索生命无限可能的生命力。
当今社会,女性仍然被各种角色和期待所定义、所束缚:温柔的母亲、贤惠的妻子、孝顺的女儿、能干的职场人.......这些标签如同无形的枷锁,让我们在选择时瞻前顾后。然而,旅行让人明白,选择的权力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旅行赋予了大家选择的底气。在陌生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面对未知的勇气。我们不再被他人的评价所左右,不再因为社会的期待而放弃自己的选择。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自我对话,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内心需求。
曾看到过一篇报道,讲的是一名普通家庭主妇,操劳了大半辈子,直到孩子们都成家立业,她才决定独自自驾游。几年间,她自驾几万多公里,走过了200多个城市,从一名普通家庭主妇摇身一变成为火遍全网的自驾游博主。她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尤其是中老年女性,让大家看到:五六十岁照样可以重启人生,活得精彩。
她在旅行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力量,也重新定义了“女性”的意义。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年龄多大,无论身处何种困境,我们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旅行的意义,不在于走多远,而在于是否真正看到了不同的世界,是否真正听到了内心的声音。是让我们在广阔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属于自己的底气和自由,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一条路。它让我们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只有当我们敢于选择,敢于追求,才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愿每一个女生都能在旅行中,找到自己的力量,收获内心最美的春天,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