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花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父母总想参与点农业劳动,上周就跑去捡花生,累坏了。腰酸背痛。可能长期生活在城市里也想呼吸一下农村淳朴的空气吧。满足他们的愿望,周六一早开车来到康各庄的农田,看到花生地父母就迫不及待地扑入大地的怀抱。这片地虽大,人也多,花生自然不好找,挖了半天也没找到几个花生,我们决定去别的地里,这时儿子却着急了,看来小家伙和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舍不得离开了。好劝歹劝,才把他说动。又驱车走了一段,褐色的土地大片大片地铺展开,我似乎嗅到了泥土的芳香。老爸老妈急切地下到地里,可人家正在出花生不让我们捡。运气真背,上周不让捡,这周还不让捡,难道老天不能成人之美吗?不由想起一句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好在一旁捡小花生。花生太小真没趣。我看着儿子专注地玩小汽车,真不忍心打搅他,难得孩子这么喜欢土地,对土地的敬畏就是对生命的敬畏。老妈也认真地挖着捡着,脸上浸满了汗珠,但乐此不疲。虽然手脚没劲腰酸背疼,还是咬牙坚持吧。一铲一铲地挖,没见到花生啊,还以为花生很好捡呢!老妈责怪我:那么好捡,农民早捡走了。还轮到你吗?是啊!干什么那么容易啊!看着小花生犹如一个个干瘪的小宝宝,吃鱼不如打鱼乐。

      妈妈,妈妈,儿子稚嫩的声音传入耳畔,回头一看,儿子手里捏着一枚大大的花生。儿子的每一次发现都能给我大大的惊喜,我快乐地拥儿子入怀,亲吻着他可爱的小脸,真开心。

      现在我对儿子的表扬是如此的慷慨,因为他是懵懂的幼儿,不知若干年后,他长成懂事的少年,我还能如此表达我的赞美吗?

        今天的野游可谓成果满满,父母捡到了心仪已久的大花生,儿子体验了农村生活,可谓一举两得。

后记: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实在写不下去了。因为在语文湿地关注了陈海波和司燕萍老师,最近总看她们的文章,感觉陈老师的《自然与孩子,这么近又这么远》,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由鲁迅的文章引到孩子的生活,学生的生活。再看自己的文字,毫无生命力,积累得太少。陈老师以每个月8本书的速度在进步着,而自己以前一年也看不了8本书,想想自己太落后了。加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家江汉平原,土地肥沃盛产花生。每年暑假,花生就熟了,得拔出土,收回家。村里孩子们的学费一部分也出自这里。 小...
    L号女人阅读 1,326评论 0 0
  • 大概对一个地方没有归属感就是每当有不满,就立马会产生一个念头:离开这里,到别的地方去。 此时窗外云里雾里,不是那种...
    这一只果是大小姐阅读 2,586评论 0 1
  • 上周五离职了,我把今天算作是离职后的第一天。刚刚知道要离开公司的消息时说实话整个人一下子就轻松了许多,说实话我自己...
    知足常乐gyx阅读 3,161评论 0 0
  • 胡适先生在1935年写了篇《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我就改了两个字:写作的习惯重于方法。至于论证过程,同理可证,好了...
    新生的新生活阅读 1,027评论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