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有一个纸载千秋的专题展览,分四个主题介绍了纸的渊源,纸的技艺,古代纸张的保护,纸和生活。
一直以来都说造纸术是中国人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说法。好像就是蔡伦造纸这么一个发明,然后就万事大吉了。
展览通过实物展示了造纸的工艺随着时间不断的演进和变化,而且原材料和工艺也有着明显的地域特点。纸张的工艺也影响了了出版、书画、艺术,日常书信,还有纸伞等纸质用品。令人深入的了解中国的纸文化。
以前看到的扇面都是风花雪月和诗词,没想到还有地图
除了地图,还有星空图。
纸张是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的,材料往往就地取材,和地域有很大关系,采用的工艺也不同
蔡伦造纸之后,工艺和技术一直在不停的进步,历朝历代都有创新。
基础工艺在改进,产品也在不断创新。薛涛是唐朝的女诗人,发明了薛涛笺,也算是技术和人文的结合了。追求极致的使用者来发明相关产品,往往都像乔布斯这样吧。
从原料开始,到成品纸,然后加工制作,形成加工纸。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古人用纸挺讲究的,也挺有品位的。
这么好看的纸,现在还能买到么,万能的淘宝上有木有?
桑皮纸
竹纸
毛边纸
泥金纸,皇家风范
蝴蝶笺
朱印古砖笺,朱印云纹
六色藏经
吴昌硕花卉笺
花竹笺
造纸的工艺
这些设备是干啥用的?
古代纸质文物的保护和修复是个大课题。南京博物院是“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依托单位,也是“近现代纸质文献脱酸保护技术文化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有着高水平的纸质文物保护技术力量。也因此组织了这个展览,也展示了古代纸质文物的修复和保护工艺。
听起来挺小众和高级的技术,基本过程和原理,和医生看病过程还挺像的。
比如消毒过程
各种仪器和药品
看来博物院也需要很多理工科的同学
修复纸质文物工作台
修复是事后的手段,从古到今都有各种方式。除了事后修复,提前保护和预防也很重要,所以有了各种包装技术和方法。
紫檀木的夹板
书匣
函套
书袋
函套
夹带,也准备了套子,考虑周到。夹带小抄的字非常小,我用铅笔也很难写这么小,能用毛笔写这么小也真是不容易。
最后一个部分展示了一些生活中的纸质用品,也有趣的。
民国军政府的护照是这样的
结婚证比现在字数多很多
漂亮的图册
纳西族东巴经
手书贺电
民国的纸币
地租票据
清朝的纸币
纸载千秋专题展,这是临时性展览,观看要抓紧时间
南京博物院
2017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