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下旬的公开教学活动结束了,但是课堂小组活动的探索还是继续进行。
经过近两周的课堂小组活动的研究实践,有几点收获,特在此记录备忘,以便与伙伴们交流。
一、小组活动驱动问题不仅要与课堂相关,能体现学科特点或贴近章节知识,而且宜有一定难度和思考量。最好问题解决方法还要具有开放性,不唯一。
记得这学期第一次开展小组活动的驱动问题是设计实验探究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的特点?
这个问题虽然课堂上没有讲过,但是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早已知晓设计方案。
面对这个缺乏挑战性的设计,很多小组的发言环节都很安静。课后询问发现,学生们觉得课本已经给出了探究实验方案何必再设计?
本次公开课的小组活动是用电压表探究短路和开路灯泡的电压特点,进而设计电路去检测开路或短路灯泡。这个问题贴近本节课题“测量电压”,且有一定的思考量,有效地驱动了小组活动。
二、运用多种方式把握和推动小组活动进度,提高小组活动效率。
小组活动如果没有事先做好时间安排,小组活动会变得拖沓。
为了提高小组活动效率,首先要培养小组活动的习惯。学生需要接受一定程度的小组活动训练,形成必要的默契。争取一收到小组活动的指令,大家就能按部就班地开展小组活动。比如小组活动时,小组长组织发言;小组任务的分工等。
其次可以利用倒计时工具帮助孩子们把握小组活动的进度。当然,倒计时的时间也应该是合理的。
还可以用一些特殊的形式去驱动和把握小组活动。比如小组发言环节,可以用发言人举牌子的形式落实人人发言。这也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小组发言进度。
三、运用信息技术呈现小组生成,进而让全班共同参与讨论交流。
本节课最精彩的环节在于小组方案的班级讨论。
当小组方案设计好后,运用随机挑人,请一位同学代表小组说出小组设计的方案——检测开路或短路灯泡。如此刺激小组成员参与小组活动。当天课上,被挑到的同学显然准备不够充分。他上台时,边说边发抖。课后再交流时,该生坦诚没有积极参与小组方案设计,表示以后会认真听一听小组活动,避免再次尬场。
接着运用投票工具了解全班方案设计情况,带动全班思考。
挑人同学汇报后,将汇报的比较可行的方案(先说明一下,这个方案还是需要改进的)进行投票。让全班同学对该方案进行思考,然后从“A很好、可行;B可以改进;C其他”这三个选项中做出选择。
从投票结果中看出,抱有从众心理的同学还是比较多。77%的同学居然觉得这个不成熟的方案很好。
我从21%认为可以改进的同学中随机挑选一位同学。让他说一说改进的方案。这位同学果然发现这个电路的缺点,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方案。
这里运用信息技术带动全班讨论,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深化知识理解,培养质疑与创新意识。让盲目投票学生看见其他同学的思考,获得启发。使同学们有意联系相关知识,完善知识构建。
不过这节课十分遗憾,没有时间请三位选择其他方案的同学说一说他们的观点。
最后还是要说一说课堂时间的安排。
本节课的最初方案里,我设计了两个小组活动。不论我怎么努力精简活动流程,第二个活动总是没空开展。
因此我得出一个个人经验,我一节课里只能设计一个小组活动。
十月已过。十一月是期中考月。现在,正好思考一下下一个实践的内容。
这里还请伙伴们多多指导!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