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现象,与朋友约会,想着还早,等一会再准备吧;去上补习班,不想去,就一直在拖延,不到最后一刻誓不开始;而迟到的原因?我忘了、路上堵车、早上起不来等等等等,都成为了迟到后的借口。真的仅仅只是这么简单吗?不妨我们来分析一下,除了那些天灾人祸的不可抗力,看看还有什么。
就拿我自己来说,周末我去补习班的时候,就算迟到了会愧疚但每次都会很准时的迟到五分钟。为什么?因为我不想去啊。学习那么累,那还不如在被窝里呆呆,多舒服。在我看来,去补习班就是一件特别不幸福的事情,既然这么不幸福,为什么还要去呢?拖一会吧!或者再看一会手机吧!反正又没有人批评你。有一个概念,叫延迟面对:对于一些不愿面对的事情,可以用迟到来缓冲,因为迟到可以让你晚些进入你不想进入的情境。其实,迟到也是拖延症的一种表现。当然这样做是毫无利处的,该面对的总是要面对,可是人就是贪恋这黑暗前的一点点黎明,一直被逼到迫不得已的时候才开始行动。换个例子,如果你在下午4点的时候会去游乐场玩,那请问你从几点开始收拾东西出门呢?答案不言而喻,人们总是对喜欢的事情特别积极,反之,对不喜欢的事情则抵触,拒绝。
迟到,往往也是一种缺乏责任心的表现。七点必须要到达一个目的地,而你在定了十几个闹钟的情况下还是没起来,直到最后五分钟,火急火燎的收拾。我们常常在感慨父母,为什么他们这么早就可以起来。难道他们不喜欢睡懒觉吗?当然不是。只是他们身上担着的责任,他们要赚钱养家,如果不这样,就生活不下去,因此他们必须要面对困难。而我们呢,就算犯错迟到了最多也是挨骂两句,没啥大不了,而且从一定角度还有了大家的关注。何乐而不为呢?
那我们如何避免呢?最简单的当然是把分散自己注意力的通通都给抛到一边,什么手机啊,游戏啊通通丢掉。当然这也是下策,谁想把手机放一边啊,太痛苦了。那我们不妨设一个底线,在经常迟到人的眼中,最低底线和准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那我们不妨把这个最低弄高一些,比如把原来的最低底线是迟到十分钟,改成五分钟。把作业最迟什么时候交的疑问改成尽量什么时候交,然后一步步来,渐渐提升自己,迟到的几率就会变得很小,还会渐渐的有成就感。最后就达到了零迟到的情况。恭喜你!这时候你就已经完美的克服了内心的恐惧,消除了心里的抵触,成为了自己的主人。有人说,当有时发现自己在弯路上走时,试着停下来,就已经是最大的进步了。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这番好戏已开腔,且看几人听曲终。克服内心的痛苦,往往需要用这内心痛苦来作为代价。最终收获的,却不比付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