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先贤对怪物的认识,一是异族,二是气的盛衰,三是能否“认出”它,即能否命名它。
第一个关于异族即鬼怪的故事是159提到的张华与燕昭王墓狐狸。第二个怪物与气之盛衰的关系体现在曹操与度朔君的故事。
度朔君是三千岁的妖怪,也像燕昭王墓狐一样通晓五经,寻常书生与其论礼皆甘拜下风。且能知人祸福,百姓为其立庙祭祀。曹操讨伐元谭时路经度朔君庙,想借些军资盘缠,度朔君拒绝了。于是曹操派张郃去把庙拆了,度朔君招来天兵云雾,遮天蔽日使得张郃找不到庙址。但度朔君还是搬走了,理由是“曹公气盛,宜避之。”
几年后度朔君托人向曹操求助,说自己旧庙“地衰”,不适合再居住,想借曹操的地方修庙来居住。曹操就在城北给度朔君盖了座楼。几天后曹操打猎捕到一个怪物,晚上就听度朔君的楼中传来哭声,哭孩子久出不归。曹操拍手称快,度朔君的气数已尽。于是带着猎犬围攻度朔君,把他杀了。
曹操与度朔君之间,无关正邪,是气的盛衰。气盛时居庙堂、有领地、受膜拜;气衰时,居无定所,妻离子散,现行为鬼怪。
第三个对怪物的认识是能否认识它,这个故事关于孔子与鳀鱼。《论语》里说“子不语怪力乱神”,是孔子对鬼怪的态度。但人们还是想知道圣贤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方法,所以《搜神记》里记载了一则孔子的故事。孔子和门徒困于陈国,粮食殆尽。夜晚遇到一个九尺高黑衣人,子路也抵挡不过。子路已是众弟子中武力最强的。这时孔子识破黑衣人,告诉子路他的破绽在上颚,子路拽住黑衣人上颚将其制服。原来这是一条九尺长的大鳀鱼。弟子问孔子该如何处理,孔子说:“物老则为怪,杀之即可。”并且因为鳀鱼怪出现正值缺粮之际,天赐鱼肉,孔子视为儒道不衰的迹象。
《搜神记》这则故事的关键在于孔子能够认出怪物,并且能命名它。能为事物命名,就是一种权力。在命名的那一刻,就意味着一定程度的降服。由黑衣人到鳀鱼怪,名称的改变也是对象属性的改变。
正如雅各与大天使摔跤获胜,临别时大天使对他说:“你不要再叫雅各,因为你与神、与人较量都得了胜,你应该叫以色列。”雅各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抓住脚跟”,因为雅各是抓着他孪生兄弟以扫的脚跟出生的,他的前半生一直在与哥哥争夺财产,一直抓夺。而“以色列”意为“与神角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