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宰演讲台》这本书里提到了理性动力和感性动力。
书中说感性动力可以让我们的动力源源不断。理性动力却不足以支撑我们做出改变。那么怎样来正确认识理性动力和感性动力呢?
百度百科上对理性认识的解释是:理性认识是通过抽象思维,从现象中揭示出本质,以抽象的方式反映对象,具有抽象性。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通过感觉器官与认识对象接触,形成关于对象的生动的、直接的形象。它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反映对象,具有形象性。
比如,某天大吃大喝之后在沙发上葛优躺,突然看见自己圆滚滚的肚皮,心想我应该减肥了,然后大脑会告诉你:我应该去锻炼、跑步、节食等等。
可是这些想法只是停留在我们的大脑中,我们只是有这么个概念。并不一定会立马行动,或者下定决心去行动。
那来看另一个场景,夏天来了,露胳膊露腿儿的季节让姑娘们兴奋不已,因为终于可以大秀好身材了。一个姑娘和朋友去逛街,看上了一条裙子,心里那个高兴。结果一试穿,侧边拉链拉不上有点紧,这下郁闷坏了。
只能望洋兴叹了,姑娘顿时下定决心,我应该为我自己的身材负责,追求完美的自己,我必须减肥。这一回去可能立马就开始制定计划了。为啥呢,因为她自己切身体会到了脂肪带给自己的烦恼,让兴奋的心情顿时降到零度。
再比如,看别人升职加薪、一路高升,我们会想我也得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再学习其他技能来辅助自己。
比如:把英语学好、把PPT做的高大上、考个专业证书等等,但真正促使你去行动的可能是下面的情况。
有次竞聘主管的演讲中,你的竞争对手的PPT做的自己都不得不承认非常棒,整个竞聘演说一气呵成、可圈可点之处数不胜数,再来看自己呢?总觉得差点儿什么。
这时候你的行动力应该杠杠滴。下定决心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厚积薄发,一展雄风。
通过以上小事例的对比我们或许能参悟一二,但最终还是要落到实际行动上。把感性因素比作大象,理性因素比作骑象人。如果骑象人和六吨重的大象在前进方向上发生分歧,最终输掉的一定是骑象人,因为他们的力气不敌大象。
理性和逻辑是我们做出决定的基础,但若想立下宏图伟志,实现目标,还需要感性上的动力一路支撑。
把“我应该……”变成“我必须……”,祝贺你,说明你正在由理性点走到感性点上,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