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三条鱼”丨境由心生,物随心转,心之所向,境之所在

🌱

不滞于物,不乱于人,不困于心

庄子把一生的智慧写进了三条鱼的故事里。

人生的第一重境界是
不滞于物,不为物累

《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虽然能遨游九天之上,瞬息千里,但庄子依然认为它不自由。因为,和能御风而行的列子一样,它仍然要依赖于风。没有风,它就飞不起来。站在风口,谁都能飞起来。这样的自由,靠的是外物。

财富,权势,名声,能让你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但是这些东西终究是外物。

《管子》里说:君子使物,不为物使。人一旦被外物所俘获,就会失去纯粹的自我,逐渐成为欲望的奴隶。

在庄子的智慧中,人生的第一重境界是,不滞于物,不为物累

不为别人的评价所累
活出最自洽的自己

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生活终究是自己的,快乐不快乐,只有自己知道。我们应该努力在自己的曲目中做主角,而不是在别人的曲目里做配角

为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的人,注定得不到不快乐。正如李煜《渔父》中写道: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李煜贵为南唐皇帝,但他却羡慕一个底层渔父的快乐生活,因为他的生活,从来不是他自己选择的。

每个人的喜好是不同的,感受也不一样,所以快乐是无法比较的。人生真正的快乐,应该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不要活在别人嘴里,不要活在别人眼中。



人与人只是相伴而行的旅者
我们终究还是要学会独自前行

庄子《大宗师》: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却说,与其这样互相扶持,共同煎熬,不如忘记彼此,回到江河湖泊之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相濡以沫的情谊,固然可贵,但那并不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彼此绑定,走向衰亡,不如回到自然中,找回失落的自我

杜甫是李白的粉丝,两人曾经结伴而行,策马江湖。杜甫羡慕李白的洒脱不羁,崇拜他的才情天纵。可惜我心向山,君心向水,他们终究挥手而别。杜甫成不了李白,可那又如何?

相忘于江湖,不是后退,而是境界的升维

人与人只是相伴而行的旅者,我们终究还是要学会独自前行。在庄子的智慧中,人生的第三个境界是:回归本然,找到自我



写在最后

正如加缪所说:

“一切特立独行的人格,都意味着强大。”

这世上,谁没有过踩着泥泞、摔着跟头,在人生沼泽中跌跌撞撞过

弱者破罐破摔,不断沉沦,一步步滑向无底深渊;强者却满怀希望,笑着前行,将满身泥土化作向上的台阶。

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修炼强大的内心,无论遇到什么难关,你都可以是他的对手

余华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平庸的人用热闹填补空虚,优秀的人在孤独中成就自我。

你会遇见什么人,经历什么事,过上什么生活,都是由自己主宰的。学会用心地爱,认真地活,努力修炼自身,不要敷衍生命的每个瞬间。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过好寻常的日子,就是人这一生最大的圆满!

♥️

The more I know about the world,

the more I know about you.

修炼强大的内心

无论遇到什么难关

你都可以是他的对手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