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习惯比成绩更重要。做为妈妈,这点你必须知道。
01
前天,小叔问我:“我需要给小宝报一个幼接小的辅导班吗?主要是提前学小学的内容。”
“什么,幼接小?幼儿园到小学也要辅导?”我觉得不可思议,斩钉截铁的回复他:“不需要。”
讲真,现在大部分家庭孩子都陷入了提前教育的怪圈,幼儿园上小学内容,小学五年级就开始上初中内容,小学毕业初中的内容基本上完。
国家的义务教育安排的教学大纲直接被忽略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直接绑架了父母,也让培训机构红火一片。
02
前段时间,我带孩子去某英语培训机构参加小升初测试,三门试卷共计120分。
语文基本不是教学大纲的内容,奥数题目对于一个学了一学期奥数的孩子来说基本是天书,英语直接是“题目认识孩子,孩子不认识题目”。
我不敢说我的孩子成绩非常好,但还属于中等偏上,考出的成绩真正是“三观尽毁”,孩子就像打了霜的茄子。后来了解三门成绩普遍在30分左右,70分的是天才。
为什么培训机构的试卷要这样安排,据说有二个原因:1、为了挑选极其优秀的孩子,保证生源;2、大幅度提高辅导以后的分数,显示教学水平。
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山大,父母也必须是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我们深陷教育现状而无法自拔,总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推着往前走。
什么教育理念都败给了现实,买学区房、上私立学校、考名校,不知不觉也随了大流。
大家这样做无非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前途,一个体面又成功的人生,当然部分家长也让孩子承载着他们未完成的心愿,希望孩子替他们实现。
可现实生活中往往不是我们想的这样,成绩好≠完美人生,孩子的成长习惯才会决定他的以后。
03
对此,我内心是愧疚的,在这方面我做的太不好了,孩子还在低年级的时候并没有想明白这点,现在孩子已经是高年级,时刻都在承受着没有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带来的不适,感觉非常辛苦。
因为我做的不好,所以我特别想谈谈这方面的感受,也想给孩子即将上小学或正小学的家长一点点建议。
我的孩子在四年级之前基本没有参加过课外辅导班,但是上了很多兴趣班,书法、画画、跆拳道、钢琴、长笛、短笛、篮球、小记者营,只要他喜欢的,我基本都同意。
我还是第一次这么罗列,确实上了不少,在我看来,希望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不想给他太多压力,于是在学习成绩上也不太注重(现在明白,不注意分数是对的,但要注重分数不好的原因)。
其实希望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这是每个父母都希望的,但是快乐并不等于随意。快乐也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需要家长帮助孩子一起锻炼获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04
小学时期是孩子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特别是三年级以前。
我有一个同事,她就说过她花了二年时间用在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与学习习惯上,还帮助孩子将身体锻炼好,所以孩子从三年级以后就没怎么操过心,学习主动,生活积极,心态很好。
孩子在小学低年级时就应该盯他的功课,并非是功课本身,目标是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写作业习惯和方法。
比如: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按时间完成作业、专心写作业、学习计划安排、时间管理、良好阅读习惯。
小学低年级是孩子极其依赖父母的时候,也是建立学习习惯的黄金期。孩子心智不成熟,给孩子灌输什么理念、认知,孩子都会乐于接受。
父母在这个阶段狠抓习惯以后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给孩子建立学习良好的“第一印象”,否则以后会感觉学习非常累,孩子累,家长更累,还影响亲子关系。
05
小学写字不工整到了初中高中要写工整只有拿尺子比画了;写作业不专注、拖拉、做作业速度慢就越不容易极中注意力,正确率自然也低。
低年级还好,到了高年级作业多了、题量大了,一张卷子别人用了60分钟,慢的同学可能一半都没做完,先不说正确于否,做都做不完,如何与别人竞争?
做作业慢的同学都有一个特征,做作业时一活儿喝水、一活儿上侧所、一活儿没笔了、一活儿又到客厅找下东西,总有事情让他离开。这就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可以在最初的时候,教会孩子在准备做作业时,一次性做好准备工作,坐下来就开始专注写作业。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贵在坚持,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时,父母最重要的是陪伴,和孩子共同经历所有的学习细节,带着他一步一步慢慢养成、固化。
06
成绩我认为是正确习惯、正确思维的自然产物,就像一辆去往目的地的列车,只要它是在轨道上运行的,只要没有突发情况,它总会在预计的时间到达。
成绩重不重要?我的回答是非常重要,成绩是孩子自信心的来源,成绩也是以后升学的关键所在。
如何让孩子看待成绩?可以告诉孩子,成绩是对自己学习成果的检验,分数高说明我们的学习方法是得当的,分数低给我们提醒,可能哪里没有注意到,错在哪里,以后将如何避免同样的错误。
有这样的思维,掉的坑会越来越少,学习成绩自然会稳步提升。
如果低年级时候的这些习惯都养成了,到了高年级就不用再过多询问课业了,只要在他遇到挫折时鼓励他、犯懒的时候提醒他、碰到困难实在无法解决时和他一起寻找方法,这样就会变得轻松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死盯孩子的成绩,甚至去报各种补习班拔苗助长,不如从现在开始为孩子制定一份习惯养成计划表,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生活习惯,一张白纸,画什么关键在于父母。
分享文章:
如果今天的分享对你有用,请点个赞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