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丞相夙兴夜寐,军法二十以上都要亲自裁决,而每天的饮食不过数升。——《魏氏春秋》
这是魏氏春秋里记载,司马懿向蜀汉使者询问诸葛亮的工作日常得到的回答。诸葛亮这种不要命的工作劲头,为此他的主簿杨颙曾劝道:“治理国家要有分别,因此上级官员和下级官员的职责不能相互混淆。”
杨颙说的句句在理,但这种工作模式是当时国家环境所决定的,诸葛亮不得已而为之。这一幕跟我们现在的996,乃至007加班模式何其相似。没有人愿意加班,但是公司要运作,员工要赚钱,均是不得已而为之。
那有没有一些方法能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加班呢?
作家陈金其在《超级工作整理术》一书里面,就提出了“工作效能”这个概念,向我们系统讲述了如何从思想到行动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加班。
下面我从职场中怎么放下工作包袱、怎么提高自己的工作效能2方面,将本书带给我启发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工作效率低下者的9个包袱
在工作也是这样,心中有包袱会带来压力、造成负担,工作效率也会随之降低。相反,如果能够让工作更简单一些,就能找到工作的感觉,做起事来就会更加专注、顺畅,效率更高,甚至更快乐。
我们被自己低下的工作效率所困扰时,总是到处寻找各种解决办法。殊不知,真正导致我们工作效率低下的是思想包袱,无法轻装上阵,不管做什么事都会举步维艰。常见的工作包袱有以下9个:完美主义、过于焦虑、工作缺乏计划、只会自己瞎努力,不会求助他人、做事太急,容易出错、事情太杂,干扰太多、沉溺于过去的失误,不敢开始、拖延症患者、老好人一个,帮助别人耽误了自己的工作。
这9个包袱总结起来就只有3个原因:想做但不会做、会做但不想做、会做想做又想一步到位导致迟迟不做。
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想自己亲力亲为,总觉得别人不靠谱,以至于耽误了很多事情。
有次领导交给我一个任务,让我去定制一批宣传资料,说完就走了。我完全不知道怎么做,预算、设计、三方比价、定制数量等等足足摸索了大半个月,最后是领导帮我联系了公司总部的宣传部才帮着把这些事情搞定。我总想着什么都自己做,如果能及时找领导帮忙联系总部,相信事情会轻松很多。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万事万物都应该尽可能简单,但不能过于简单。”
所以工作中这些没有必要的包袱,该丢掉就丢掉,轻装前行工作才能如鱼得水。
提高工作效率的8个方法
《超级工作整理术》总结了8个方法来帮助大家提升工作效率:
方法有很多,我们能最快上手的无外乎这2种:
1、学会可视化工作
列出清单能够有效避免工作遗漏和重复,工作也能更加简单有效地开展。这种清单体就叫做工作可视化。
但要注意,清单只能帮助我们搞清楚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但解决问题的主角是人,而不是清单。
我是一个凡事都喜欢事先计划的人,总想将事情计划得滴水不漏。我每天到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一张表,把我今天要做的事情都列出来,特别是细节部分。曾经有朋友笑话我说,你就跟一个机器人一样,按照既定程序来执行,小心出现BUG。
的确,有一天领导临时安排我外出给公司监管机构送一份报表,这项任务并不在我的清单里面,但是我又不得不执行。结果是我后续全部事项执行非常混乱,因为不是每项工作都可以调整的,有些工作就必须在某个时间段完成。
因此我们设计清单的时候,必须遵守简单、可测、高效三大原则。工作进度向来不会按着我们的意愿走,要给自己留下容错余地。
2、不要事事亲力亲为
无论你的工作能力又多强,都不能把什么事都揽上身,要善于把工作分配出去。
要做好工作分配,首先你得学会工作分类,要明白什么是自己该做的工作,什么是可以交给别人的工作,什么是自己不能做的工作。我们可以利用分类工作表格来辅助我们进行整理。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我们的重点在哪里。将自己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自己该做的事情上,工作才能越做越好,越做越轻松。
比如之前领导交代给我交报表的事情,我完全可以下派给下属去做,当时我担心新人容易出错就没转交给他们。我其实可以转交给同事帮忙去一趟,或者跟领导报告我当天的工作安排请求更换任务。向上、向下和平行分派任务都是可以的,看我们实际情况来选择。
所以,效能整理是对自己思维包袱的整理,同时也是对自己工作技巧的整理。放下工作的包袱,掌握高效工作的技巧,会让我们工作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