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基本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黄河沿线一系列主题明确、内涵清晰、影响突出的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主干,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促进科学保护、世代传承、合理利用,积极拓展思路、创新方法、完善机制,使黄河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协调推进局面初步形成,权责明确、运营高效、监督规范的管理模式初具雏形,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成果经验,为全面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要坚持保护优先、强化传承,文化引领、彰显特色,总体设计、统筹规划,积极稳妥、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文物和文化资源的整体布局、禀赋差异及周边人居环境、自然条件、配套设施等情况,重点建设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4类主体功能区。
要修订制定法律法规,推动保护传承利用协调推进理念入法入规;要按照多规合一要求,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要协调推进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系统推进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等重点基础工程建设;要完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构建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分级管理、分段负责的工作格局,强化顶层设计、跨区域统筹协调,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为地方创造条件。要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保障,广泛宣传引导,强化督促落实,确保各项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河南怎么办?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源。龙是《易经》文化的根,“帝,出乎震”“震为龙”。因此,河南谈黄河文化,至少有三个标志性符号:洛阳的河洛文化,“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焦作的太极文化;濮阳的龙文化。从圣人与治水的角度,有几位代表性人物:伏羲、神农氏、黄帝、尧、舜、禹。舜在濮阳。河南省建黄河文化公园,应抓住这些根源性、标志性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