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同事张老师坐在电影院里的时候,发了一条朋友圈。说,为了工作,哭着也要把《百鸟朝凤》看完。
我叫张老师的原因,有一部分是怕万一我睡着了,至少他还记得剧情。
最后确实是哭着看完的,因为真的哭了。
也没有什么可剧透的,这也是我原本万分不想看这剧的原因,一句话总结: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唢呐民俗文化是怎样没落并被时代所淘汰的。
好的,正文已经结束了。
现在我想说说,电影结束后,我和张老师俩人坐着谁都没说话。电影院那场只有五个人,但是我们谁都没走。
我有一种被一部电影“精神打脸”的感觉,但这一巴掌又打的特别响亮,让你忍不住要说一声“打得好!”这个故事本身并没有多么抓人,甚至太老套,由此更见导演吴天明吴老爷子和主演陶泽如功力之深。
一九八二年的时候,游天鸣13岁,被他爸逼着给焦三爷磕头拜师。那本是他爸的梦想,那个时候唢呐匠吹红白事,受人敬拜。根据仗势,分四台、八台。但是最隆重的曲子 - 百鸟朝凤,只在白事上吹,并且必须用在德行极高的人身上。只要我唢呐匠觉得你德行有亏,就算你是村长有钱有势,也不行,拒绝了你你也只能接受,当时的唢呐匠就是这么高的地位。
头上几个师哥,同时入门有一个师弟。师弟蓝玉天赋极高,师傅早早带着到处开戏,甚至开了传家宝箱拿了唢呐给他练习,唯唯,没有天鸣的份儿。他心里委屈,偷偷卷铺盖回家,走到家门口,听到爸爸和邻居吹牛,说自己儿子吹得好,马上要学习百鸟朝凤了。他脚步一滞,又走回师傅家。师父已经把唢呐放在桌上等他。
俩人出师仪式那天,所有徒弟只选一个继承人。焦三爷选了天鸣。蓝玉磕头离开的时候,三爷故意出门避开,为什么?因为他舍不得,按天赋,蓝雨将来的造诣本应最高,但选继承人,看的是品质,要选最能坚守的。
焦三爷眼光毒的很。十年后,唢呐开始颓败,游家班难以为继,师兄弟们都另某出路。当唢呐被大家所厌弃,甚至连天鸣爸爸都说着“留着这破烂玩意儿干嘛?”的时候,只有天鸣遵守着对师父的承诺。爸爸所谓的“梦想”,只不过是对唢呐匠地位的憧憬和得不到的遗憾。就像我们小时候,父母希望我们成为医生律师,长大后希望我们成为总经理、做风投,不过是看到这些职业的光鲜亮丽。
焦三爷不仅仅是教给天鸣唢呐的师父,更是他精神上的导师。三爷真正教会天鸣的事情,只有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而是吹给自己听的。能成就你的,是你的投入和享受。
真正的艺术或技艺,或者说真正的大师的产生,仅仅发生在人和事物建立深度链接的时候(注)。而我们从小的教育、我们的社会环境,带给我们的是精神上的荒芜和浮躁。当我们崇拜或欣赏德国制造的产品,当我们去日本旅游抢电饭锅和马桶盖的时候,一边感叹中国没有“匠人”和“工匠之心”,一边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工资奖金、买车买房。
影片最后,师兄弟们有的伤残,有的不再回到小村庄。天鸣一个人在师父的坟前吹着百鸟朝凤。百鸟朝凤,大师绝唱。是焦三爷的绝唱,也是吴天明导演的绝唱。但,希望不是中华文化、中华匠人的绝唱。
影片排片和票房一开始特别惨淡,联合制片人方励一跪跪出几千万。本来也不失为一种营销手段,就是姿势稍让人嫌弃了点儿。凤凰娱乐发文说,这不是纪念吴天明最好的方式。我心想,反正我精神上已经给吴老爷子跪了。方励大叔这一跪,其实,也不丢人。这男儿膝下的,反正从来不是黄金。方励能屈能伸,大丈夫也。
一千人心中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人说,吴老爷子拍的这部片,实际上水平一般般,但巧妙地利用了观众的情绪和认知失调,有点作弊的嫌疑。其实对于一部电影,打动人心、让人思考,就已经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