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写书、出书这事,说来话长。起因之一是大儿班级的一项活动:每周每个小朋友用大概15-30分钟的时间轮流向全班同学和老师介绍自己(All About Me),于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听大儿回家叨叨班上小朋友的种种“炫酷”事迹:比如某个小朋友家里祖上是名人,某个小朋友玩儿山地自行车超级厉害,在YouTube上建有专门的频道,再比如某个小朋友家里是温哥华某著名景点的拥有者等等。大儿心里痒痒,琢磨着也能干一件“酷”的事情。
喜欢打篮球的大儿首先想到的是在YouTube上创建一个频道教篮球。他自己导演、示范,录制了很多教授篮球技巧的视频,上传到YouTube上。每天录像、剪辑、上传,忙得不亦乐乎。他很关心访问量和订阅量,隔两天就看看有没有人订阅,有没有人点赞。那几天他叽里呱啦的,说的全是这件事。结果有一天他正充满期待地询问频道访问量的时候,正忙着的孩儿爸不耐烦的一句:“没人看你的视频的!”把热火朝天的大儿浇了个透心凉儿,一赌气把视频全删除了,闷闷不乐,伤心了好几天。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儿童需要鼓励(encourage),正如同植物需要水”。这里不仅没有鼓励,反倒挫伤(discourage)了他的积极性,难怪孩子好伤心。
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又想“写书”,一开始是和班上某个画画很棒的小同学合作,大儿构思,起草故事情节,小同学画画,没有多大“成效”。于是大儿开始自己写故事,一口气写了三个。他写的故事,全是基于他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加上他的想象和夸张,勾勒出的孩子世界。在成人看来,不免幼稚,不过从一个八九岁孩子的视角来看,可能也挺好玩儿的。我如实表达了我的评论,孩子一脸期待地问我可不可以出书?这八字还没半撇呢,我只好表示需要调查一下再说。
本以为他一时心血来潮,过几天就忘了,没想到他几个月的时间里,时不时地问我出书的事。我只好认真地做了一下调查。首先是绘图,通过一个招聘自由职业者的网站www.upwork.com发布了一个工作需求,各个国家应聘的人很多,我同大儿一起筛选,谈判,看样图,大致确定了预算的范围。我和孩儿爸还有大儿就是否启动绘图程序这个话题“召开”了好多次的“家庭会议”。孩儿爸的态度还是比较消极和怀疑,翻来覆去一直问大儿:“你写得好吗?有人看吗?”这样的问题。大儿被问得支支吾吾,有些委屈。我背着大儿向孩儿爸提议先把绘图和设计完成了,有个电子版的“书”再说下一步的事,孩儿爸同意了。
其实孩儿爸的态度我很清楚,他觉得书可以出,但是需要大儿自己操心,自己忙活,不能让我们(尤其是我)既出钱,又出力,他坐享其成,真成了“坐家”。孩儿爸说这些给大儿听,大儿嘴上应承着,但他其实并不清楚自己操心、自己忙活具体意味着什么。孩儿爸也不了解出书的细节,两人之间的沟通仿佛是隔空喊话,没有实质内容。我完全同意孩儿爸的观点,出书本身不是目的,让他通过出书学习、操练实际生活技能才是重点。然而不同的是,我觉得期望刚刚9岁的大儿自己驱动,自行完成调研、计划、执行,沟通谈判这整个过程有些不切实际。说得高大上一点,出版这本书也算是一个完整“的项目”了。我主张“带着”他参与这个过程,有的任务能够单独分解给他完成的,就让他完成。比如来回的邮件处理,电话沟通,都让大儿参与,我询问他该如何回复邮件,要谈哪些问题等等。
绘图阶段圆满完成,电子版的“书”看上去效果还不错。先睹为快一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