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人这一生要怎么过才是好呢?上帝派你来到这个世界到底是为什么呢?谁能够说得清楚呢?
这样的命题也许从懂事的时候就开始思考着呢?也会用尽一生的力量去探索,有人找到了答案,有人却依然不知所云。是命运的作弄,使得我们无能为力了吗?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认识你自己”,是一个很终极的命题,困扰着我们一生。谁也无法绕开这个命题。
我也深有感触这个社会给予青年的压力实在太大了,向现代性迈进的中国,很多人都是遭受现代性的困惑。这不仅仅个体遭遇困境,而是我们现代社会集体困惑,是一种社会给予普遍性时代印记吧。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不是合理的,但我试着去理解这个社会。现代性自我探索也变得多样化,复杂化了。青年处于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中,要去完成自我的探索,认识一个自己是何其艰难的。
我曾遇到两个中年青年,都是40多岁了,都是单身人士。一个暂时称为翔哥吧,一个是陈哥。说起翔哥我还要我在广州一家生态农场实习遇到的。翔哥是上个世纪北大生,那个时代不用说,能够考上北大了,自身实力没得说了。那个时代的思想烙印也深深地印刻他身上,与他说话的时,总时不时蹦出大同社会的愿景,也算得上一个理想主义者吧。当看到现在的社会时,总是种种的抱怨,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充满着满满的负能量。但是70后的他也迷茫了,不知道自己将要去何方?他也曾尝试很多的东西,但是没有一件能够让他上心的,他总抱怨这个社会太过于虚伪了,人与人之间是互相欺骗的,也是过于功利。
我也承认社会是有些功利性的,可是当我们问道他有什么能力的时候,他不做声了。我知道他是属于典型的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满嘴理论,缺乏实践,又总抱怨,害怕失败。可是都已经到了40的年龄,还有什么要怕的呢?40岁了,他就这样一直在于徘徊,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有些尴尬了。我明白他的心理是存在焦虑的。40岁了,按照我们通俗的成功评判标准,他应该是属于很失败的人,到了这个年龄段的,是人生一道坎,若是还是一片空白,一事无成,自然社会舆论压力倒下他,家人的不理解,朋友的轻视等等。其实,我倒认为他是有能力做好的,也是没有找到他想要做的事情,更是没有坚持下去,也许内心中患得患失吧。
那一夜我们聊了很多,也聊人生,也聊社会,会聊感情,聊有机农业,总之都会聊一些。而此后谈到自己将要去往何方时,他说自己可能回归田园,到杭州附近的田野中,租一块田地,做有机农业,说这一次无论什么也要坚持。也许当下掀起有机农业运动,于他来说是一种机会,只要肯下功夫,总有他的天地的。
过了不久,他确实开始他的“有机革命”了,也是一种自我内在革命,开始认真一回了,在空间晒着自己种出来的照片,令我羡慕,现在有自己网店,也一步一步步入正轨了,得到一些人的支持。总算是能够踏踏实实做些事了,换来了心安了。
另一个陈哥,是我在一个社工机构做社工认识的,个子中等,日语专业,一口流利的日语,也算得上有技能的人了。大学毕业之后从事石材行业,经常跑业务,口才还不错。因为行业不景气,没有什么前途,就不在从事石材行业了。据说因为经营石材生意不善,欠债,后来就去拼命打工赚钱还人。现在想到社工行业试试,看看适不适合自己。
他,常年跑业务,基本不用电脑,加上那个时代电脑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办公软件基本不会用,一份文档都是一字一字敲出来,效率非常低。但是他善于沟通,能歌善画,所以项目组的一些需要沟通的,需要画海报的,自然这些事情都是交给他了。交给他的任务也是完成很不错,得到项目的认可。
然而,试用期的三个月过去了,没有等到转正,而是选择了辞职了。他觉得自己不适合做社工,自己要去开一个小店或者做一些自己能做的。这个理由是牵强还是出于他真实感受呢?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相信他尝试过了,自然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经历过了,不会让自己留下遗憾,也成长了一些。这样的一个人,到了中年境遇还是在不断尝试,寻找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
人的一生不就是在体验中度过吗?不同变换着场景,自由得切换着我们在这个社会所扮演的角色,也是多个角色的重叠,有些人能够在这个过程对自我认知不断调整,获得新认知,并且能够在社会舞台上更加自由自在展现自我,进行自我探索之后,完成自我升级。但有一些人不适应这个多角色转换,更让人感到迷惑了。对于自己越来越看不清,不知道自己是做什么。
这个时代给人的困惑始终是存在的,个人无法改变客观社会事实,但是是否就意味着这是迷茫的借口呢?不,个人总是有机会,也可以改变的,需要的是更多探索。在遭受现代困惑的个人,在自我探索过程所耗费时间要比较多,但是值得,人总是需要不断尝试,让自己成长,感悟生活多面性,也丰富人生的内涵,生命的书才越读越厚。
如果感到困惑,这是好事,至少表示有去思考,有反思。这是一个人在与自己对话,重新认识自己过程。看他人很清楚,唯独看不清自己,甚至有时候都不明白自己为何这样,常常叩问“我是谁,我存在的意义何在”。在现代社会中,对于个人探索总离不开这种自我反思性,这是心中一面镜子,时刻提醒自我,观察自我言行举止。它是人一种内生机制,促使我们在与外界交流中反观自我存在,关照我们内心感受,校对自我认知。没有它的存在,不行,行走于繁杂的社会容易丢失自己,迷失前进的方向。
玖壹叁
2016年4月30日于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