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已处于娱乐江湖热搜地位的肖战,因为红粉与黑粉的撕逼论战,在遭遇商演停顿的同时,热搜指数却无论力道还是韧劲均不减反升,未来仍旧前景可期。而不同粉丝、粉圈之间的你来我往对垒骂战,确有可能透支社会主流对粉丝经济的商业化前景的信任和支持。这种个别粉丝的冲冠一怒,彰显庶民力量潜涌,可能带来完全相反的实践效果,社会主流舆论对肖战及粉丝群和其对立的所谓同人圏的价值观消毒可能刚刚开始。
不过,从红粉和黑粉背后“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圈子文化看,这种价值观保卫战主客体的异化,其中潜伏的“经济”粉丝热情的资本手腕,又着实让人不寒而栗,尽管依旧跳不出老套的狂热-高潮-反转-低落的资本营销周期率,但其带来的山呼海啸的娱乐盛宴大观,着重让轻看它的围观和旁观者心生畏惧。
当然,背后是否有资本力量我们无从得知,因为始作俑者毕竟是自家粉丝的首役抗旗讨伐,焉知不是恰巧被资本渔翁捡到便宜,成为圈内金主纵横捭阖分割蛋糕的下酒菜。或者,只是粉丝群体无理性的盲动,经过信息网络和自媒体短期培训催化,变身的一致性行动的典型娱乐营销事件呢。
粉丝自古就有,有偶像就有粉丝。战国四公子,门客千人,三教九流,各怀异能,均被揽入怀中,不仅在当时传为佳话,成为很多人“虽不至,心向往之”的偶像,放到现在,也就英雄礼贤下士和豪杰海交天下的代名词。
《世说新语》有段话:“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邀游,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每读罢忍俊不禁,千载而下,“妇人”“群妪”这些粉丝力量之大胆之热情让现代人都自叹不如。
一千多年前,小潘的粉丝看着偶像爱不释手,情不自禁地往偶像的敞篷车上扔水果,所谓”掷果盈车“;所以小潘每次出游,故意不带顶蓬晒太阳,总是收获一大车水果,好不骄傲,所以会羡煞绝丑的小左,去东施效颦,收获一车臭鸡蛋,委顿而返。
无异,对娱乐明星,粉丝是弥足珍贵的力量,粉丝经济那可简直是关系身家大计的根本。作为个体的粉丝力量是单薄的,但作为群体的粉丝经济,它的能量很可能是强大的。然而能量强大未必就是力量强大,能量强大而不力量强大往往会引来群狼环伺,环伺的各种力量,比如资本的力量就可能介入进来,这就引起了粉丝经济的狂欢。倘若仅仅是一种群体性的狂欢,顺便追逐一下资本的利益,这无可厚非,还可能被专家学者点赞为市场力量建设性作用发挥的典型。
但这种粉丝经济的狂欢,往往是单向的,看似强大,却是自发的狂欢,容易被引导,而资本的贪欲,一经触发,往往是吃相难看。从庶民精神的粉丝经济到资本吃相难看的经济粉丝,社会舆论和其消费群体,在一定时候就会群起反噬,作为对透支其信任的报复。最后就是娱乐明星、粉丝群体及其背后的商业力量的命运共同体,一起沉沦。
很多时候,始于粉丝经济,终于经济粉丝,广大热情的明星粉丝被操纵被愚弄,几乎是必然的。自发的粉丝群氓与有组织的资本流氓的对垒,前者赢面很小,最后基本会沦后者的工具。
所以明星要善待粉丝,资本要善待粉丝经济。钻木可以取火,但玩火却容易自焚。作为名词的粉丝经济是可爱的甚至是骄傲的,作为动词的经济粉丝却是招人烦甚至是面目可憎的。
粉丝经济与经济粉丝,调整一下顺序,给人的观感却是不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