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两条信息,传递了两个截然相反的信息,记录如下。
一份来自中国日报,老外的视角,说在中国,可爱元素无处不在。车上的贴纸,化妆品的包装,饮品杯子的图案etc。成人用可爱的东西并不会被侧目,可爱不只是一种风格,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
另一个的标题是《没有激情的生命:中国人特有的贫困》,文中引用了一段来自一位大学老师的文章,文中写到“现在的大学生一个个呆若木鸡,课堂上鸦雀无声、无精打采、暮气沉沉。”文章结尾说“大学生的沉默,震耳欲聋,诉说着某种时代的精神状况。”
现在刷视频,很多在中国的外国博主,基本上输出的都是一些正向的信息,一方面确实眼见为实,中国社会的实际面貌跟国外每天的片面报道肯定是mind blowing。另一方面,我想,作为游客,过客,外国人看到的是我们身着华服,打扮得体的样子。
而作为老百姓,作为构成中国这个有机体的一个个细胞,虽然大部分时候是健康的细胞,却会遭遇发烧感冒,上火发炎,肌肉酸痛,烧伤烫伤等等大病小灾。
疫情过后,国际格局越来越复杂,年轻一代都在经历时代转折点的考验。年期人是一个国家的希望,但愿我们的孩子,大学生,能早日焕发出少年人该有的活力,活出激情,不要成为一个眼里无光的心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