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强盛,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都处于上行趋势,这一点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众所周知,我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消费市场也无比庞大,所以在不少外国企业的眼中,中国市场的潜力是“无穷”的。
在改革开放几十年的过程中,有很多外国品牌大量进入我国市场,其中有刚刚诞生的品牌,也有闻名全球的知名大牌。这些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后,惯用的手段就是通过收购国产品牌,致使国产品牌的竞争力逐渐降低,然后这些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中扮演着“一家独大”的角色。
很多人会发现,我国有很多曾经风光无限的品牌,在一些外国大牌进入中国之后,都逐渐被打压到淘汰的边缘。由于这些外资品牌的实力雄厚,有着非常充足的资金,所以他们会不惜花费重金来收购一些国产品牌,将原有的销售渠道变为己有,最终这个国产品牌就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这些外资品牌很会“伪装”自己,他们悄悄把国产品牌挤掉后,将自己“打扮”成国产品牌,让老百姓误认为是国货,一直被蒙在鼓里。这样一来就能进一步增加市场份额,法国的达能集团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达能集团来华后,就开始四处寻找“猎物”,只要被这家企业盯上的中国品牌,似乎没有一个能够长久立足于市场当中。比如乐百氏和益力被达能收购后,下场都不太好,然而达能集团却一直扎根在中国市场。
根据数据显示,达能集团在全球食品行业中已经占据大量市场份额,旗下主营业务是乳制品和矿泉水等产品,业务范围遍及全球几十个国家。2018年,达能集团全年销售额达到2000亿元,单单在中国市场就收获了580亿的销售额。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达能集团就已经进入中国,当年国内著名的光明乳业的第二股东正是达能集团,后来达能集团想要通过增持股份的方式成为光明最大股东,但是双方最终没能达成协议。达能集团还曾经跟娃哈哈集团打了数年的“争夺战”,好在娃哈哈的宗庆后力挽狂澜,最终获得了“战役”的胜利。
2000年,国内知名饮料品牌乐百氏被达能集团以200亿的价格收购,不过遗憾的是,达能集团收购乐百氏之后并没有认真对待,相反还推出自家的脉动品牌,并且利用乐百氏原有的销售渠道来销售产品。
通过乐百氏此前铺下的销售网络,达能集团的脉动产品在2015年的时候创下了百亿的销售记录,然而我们却在超市中几乎看不到乐百氏品牌的产品了。达能集团将自己“包装”成国产品牌,并依靠国产品牌的销售渠道,来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最终把对方挤出中国市场。
可以说乐百氏这个品牌相当“憋屈”,公司的销路被国外品牌抢走了,自己的营收也不断下降,并且还被达能集团不断“同化”。除此之外,益力这一品牌也跟乐百氏一样遭遇到同样的对待,在达能集团的屋檐下一直抬不起头。对此,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