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妈妈问:
为什么我的孩子4岁了还不会说话,隔壁家娃才3岁就已经能说好多话了,小嘴一天到晚叭叭叭不停......
其实孩子说话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家长没有在语言敏感期帮助孩子培养到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敏感期”是孩子学说话的黄金期
“语言敏感期”,是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提出的,是指孩子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对某一事物特别感兴趣,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
蒙台梭利指出,孩子的语言发展存在两个敏感期:
听的敏感期:从出生到3岁,这个时期的孩子,主要通过听和观察去理解语言,并在大脑中形成词汇库,当词汇积累到一定量时,孩子就会开口说话。
应用语言敏感期:从3岁-6岁,这个时期的孩子是语言学习的积极参与者,正在努力学习如何用他们所积累的字、词进行交流。
处于语言敏感期的孩子,如果能得到家长的正确指引,会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字、词的积累和运用有一个质的飞越。而孩子长大后,对知识的理解及接受能力也比一般孩子强。
但语言敏感期具有阶段性和特定性,一旦错过就无法弥补了。所以,家长一定要把握住孩子学说话的黄金期,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早期阅读,是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一个很好的方法
研究表明,早期阅读对儿童语言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如果阅读时经常给孩子提问,孩子在18个月时就会表现出较强的语言表达力、理解力和接受力,同时对阅读也会表现出巨大的兴趣。
对孩子来说,绘本是其进行早期阅读非常适合的方式,以专业的美文美图结合的形式呈现给孩子,语言生动形象,画面色彩鲜艳,不仅具有认知和教育功能,还具有审美和娱乐功能,特别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那么,我们如何利用绘本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猜想式提问: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多说话
绘本是文学艺术和视觉艺术的完美结合,漂亮叙事的图画,充满趣味的内容,很能抓住孩子的心,也更容易调动孩子的思维。
阅读时,我们可以就孩子猜想故事中的重要情节进行猜想式提问,比如和孩子讲完龟兔赛跑的故事后,可以和孩子说:“你觉得它们最后谁会赢呀?”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孩子多动脑,在加深孩子对绘本故事内容理解的同时,引导孩子多说话。
开放式提问:发挥孩子的自主性,让幼儿多讲述
绘本阅读中,我们要把握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孩子展开讨论,让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意愿和思想。
一个故事讲完后,我们可以抓住故事的延伸点进行巧妙地提问,如“你觉得她会说些什么?可能怎么做?如果不这样做会怎么样?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这样的提问不局限于故事原文,让孩子敢说,多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有效地促进孩子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递进式提问:由浅入深,让孩子喜欢表达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提问,不仅能开阔孩子的思路和想象力,还有利于孩子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连贯表达能力的提高。
我们要善于抓住幼儿感兴趣的地方,联系孩子已有的认知点进行提问,引导孩子进入情境,设身处地地展开联想,让孩子尽情表达,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除了语言表达能力外,绘本阅读还能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观察力、专注力以及想象力。
例如有很多小动物的绘本,我们在给孩子读绘本时,可以一边教孩子看图识字,一边问孩子哪里还有长得一模一样的动物,让孩子找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观察力。此外,孩子在寻找的过程中,会带着问题去找,这样就能锻炼孩子的专注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有趣、有序地阅读。
很多妈妈会疑问:绘本这么多,哪些适合我家孩子看呢?如果选的书,孩子不喜欢看,岂不是浪费了?
如果有这个担忧的家长,可以试试「小盒童学会员订阅式童书盒」,订阅模式背后,是小盒童学推崇的分级阅读理念和潜心打造的分级阅读标准,解决家长的选书苦恼,以培养阅读兴趣为基础,帮助孩子增加阅读乐趣,真正培养出小朋友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