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黄河口的“根”与“魂”
“千百年来,黄河口人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令人惊羡的历史文化脉迹。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能忘记这些曾经为黄河口地区开垦拓荒的移民先人们。我们作为移民后代,本着对民族、对历史、对后人高度负责的态度,有义务、有责任、有必要记载这段历史和经历,也让其后人永远记住并领略移民与姓氏文化所带来的魅力。”近日,中国地名与姓氏文化系列丛书《黄河口移民与姓氏文化》在雅舟书吧举行了新书分享交流会。丛书编委及文化界、文学界、集邮界、新闻界人士共30余人参加了此次分享会。
《黄河口移民与姓氏文化》由孙易平主编,周星三、荣敦宁、李沅键等参编供稿,《跟着黄河走》作者魏金永提供了许多珍贵史料,组稿范围包括广饶县、垦利区、东营区和利津县等县区。通过民间发起,以自筹的形式由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出版,是一部融史料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的地方性文化丛书。
中国地名与姓氏文化专业委员会会长宁金彪为本书作序,全书分为综合史料篇、移民地名篇、姓氏史话篇、谱记经历篇四大篇章,以黄河口移民与姓氏文化为主题,内容翔实,图文并茂,记载叙述了黄河口地区饱经历史沧桑的移民史、姓氏由来及分布、姓氏名人、家庭谱记经历等文化内容,填补了东营市在黄河口姓氏文化史料方面的空白。
移民、地名与姓氏
回眸乡土知来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名字,根据姓氏、族谱甚至可以窥见一个家族的兴衰脉络,追溯到家族的原始发源地。
问咱老家在何处?
山西洪洞大槐树。
鼻祖东迁离枣强,
公输事业姓成庄。
从传唱了几百年的古老歌谣中,不难看出黄河口地区的移民历程。黄河口地区移民历史悠久。第一批移民可上溯到明初,涉及到山西洪洞、直隶枣强等地;第二批移民主要是在民国时期的鲁西大移民;第三批就是建国后的鲁西南移民、20世纪60年代胜利油田大开发调集而来的石油工人及家属,以及军(农)垦、知青(兵团)人员。这些来自天南地北、四面八方的新移民,与当地原住居民一起组成了黄河口地区的主要人员构成。
“我出生在利津县利津镇的官庄村。我的父亲经常对我说,我们祖先是明代洪武年间从枣强县迁过来的弟兄三个,后来就渐渐繁衍了我们现在的三百多户人家。”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市作协原副主席李榕桦说。
“我们黄姓,也是河北枣强移民,从先祖到现在已经六百多年了,通过黄姓修族谱已经四五次,也了解了很多家族故事,多年前迁居到外地的一些族人,通过修谱也都开始认祖归宗,传承家族文化、孝道文化,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东营日报社原总编辑黄功霖说。
本书《移民地名篇》中《黄河口鲁西移民史实采访录》《走进黄河口移民村庄》《我的移民家庭》及《移民之路》等,都是带着移民情怀,多次深入移民村庄,通过记录与采访老移民的形式,进一步了解到黄河口移民的艰辛与不易,也真切感受到时代的变迁给黄河口地区移民带来的美好生活。每一个姓氏都代表了一个家族,每一个村名都记载了一段历史。本书《移民地名篇》还对东营部分村名地名进行了登记整理,通过一个个迥异而奇特的村名、地名,窥见历史的忧患兴衰,沧海桑田。
“把移民与姓氏文化结合起来,编撰出版了这本书。为东营地方特色文化留下点史料记载,这不仅让很多东营人知道自己的祖先是来自哪里,‘根’是哪里,也对外宣传了东营,让更多人了解黄河口移民与姓氏文化,我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提起编撰此书的初衷,孙易平这样说。
朝夕恪勤守根本
大河归处是吾乡
一辈又一辈的移民来到此处,来到这片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书中《综合史料篇》对黄河口知青(兵团)农垦、胜利油田石油大会战等时期的生产生活环境这样描写:“人们戏称‘大孤岛三件宝,苍蝇、蚊子加小咬,荆条疙瘩真不少,狐狸野兔满地跑,住窝棚喝卤水,二三年内不洗澡’。当年的大小孤岛,遍地荒草。开拓者们,初到这片原始滩涂,住没房、行没路、吃没粮、饮没水。”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人民怀着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信念,对这片土地的无限眷恋,面对无际的碱滩和荒凉的旷野,与雾霭狼烟共舞,同荒原野兔为伴,搭窝棚,睡地屋,天当被,地当床,边垦荒边生产。正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历经千难万险建立了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在昔日的盐碱滩上,掀起了开发热潮。
相继迁移至此的移民,早已与当地居民融合在了一起,成为了新时代的黄河口人。他们勤劳奉献,执著奋斗,拓荒耕耘,为黄河口这个新的故乡创造出了巨大的发展成果。同时,他们的斗志、他们的奉献、他们的精神所凝练成的勤劳、奉献、开拓、创造等高贵品质,也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年轻的黄河口文化,成为黄河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河归处是吾乡。《黄河口移民与姓氏文化》的出版,也正是站在这大河归处,传承发扬黄河口文化,守望黄河口的“根”与“魂”。
(东营日报记者 魏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