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韵味

董桥在《访书小录》一文中这样评价新旧书:“新书太白太干净太嫩,像出生的婴孩,教人担心是不是养得起,是不是经得起风霜;新书也远没有几十年前旧版书那股书卷气:封面和书脊的题字总是那么古朴,加上不经机器切过的毛边,尤其拙得可人”。
————《书情书色》185条

我们在书中常常和他人相遇,不小心就能在旧书中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人留下的痕迹:一丝头发、一片枫叶、一则日记、一滴泪水、一朵干花、一张发票,甚至,一封情书。美国的马歇尔·布鲁克斯说过一句有趣的话:在图书馆中阅读一本卷角的书,有时就像睡在别人未经整理的床上。布鲁克斯还编了一本有趣的书:《书的罗曼史》。
————《书情书色》249条

旧书里隐藏着无数个故事:胡乱涂鸦的签名、奈拉剧院的票根、凯尔敦手表质保单、韦桑岛明信片、精美的藏书票、马蒂斯博物馆的请柬,还有一角剪报、一张露依饼干广告、一页即将脱落的赠言……遗弃街头的书尽情地展现自己的历史,待价而沽的二手书却在细心清理之后三缄其口:卡片被取出来放在一边,请柬被丢在一边,其他杂物通通扔进废纸篓。
————《读书年代—带上所有的书回巴黎》P35

  1. 我着实喜欢被前人翻读过无数回的旧书。上次《哈兹里特散文选》寄达时,一翻开就看到扉页上写着“我厌恶读新书”,我不禁对这位未曾谋面的前任书主肃然高呼:“同志!”(P7)
  2. 我喜欢扉页上有题签、页边写满注记的旧书;我爱极了那种与心有灵犀的前人冥冥共读,时而戚戚于胸、时而被耳提面命的感觉。(P28)
  3. 我从来不买没人读过的书——否则,不就像买了一件没试穿过的衣服同样下场吗?(P45)
  4. 真感谢你寄来的《五人传》。实在难以置信,一本1840年出版的书,经过一百多年,竟然还能保持这么完好的书况!质地柔细、依旧带着毛边的书页尤其可人。我真为前任书主感到悲哀,真是不肖子孙呦!竟把这么宝贵的东西一股脑儿全卖给你们。哼
    !我真想趁它们称斤轮两前,拎着鞋溜进他们的书房,先下手搜刮一番!(P47)
  5. 不过我知道,它(《爱书人文选》)的确曾被频繁地悉心翻阅过:因为一打开书页,总会落在某几个特定段落,冥冥之中似有前任书主的幽灵引导我,领我来到我未曾徜徉的优美辞藻。(P57)
    ————《查令十字街84号》

訪書小錄

董桥

夏天裏鬧乾旱,入秋以來雨就下個不停,果然比較像倫敦。客中聽這些雨聲, 雖然不至於雅得「新愁易感,幽恨懸生」,心情確也不同平常。清初詩人金埴記自己潦倒他鄉,「即尋常書卷,無從假視,旅況之惡可知」。住在倫敦,更談不到貝什麼好中文書,閑中只好逛洋書舊書市,聊以解悶。這裹舊書舖古玩店很多的長巷短街原是灰濛濛的,艷陽下看著委實寒酸,秋雨一來,反倒有些韻味。這時,隨便跨進一爿舊書舖,經常會碰到三兩老頭,圍坐在亂書堆中,人人一付京華倦容的神情。他們說一口考究的英語,濃茶香煙,閒談梨園掌故,市井人情,藏書趣聞,乍聽恍如翻讀前人的筆記雜著。

英國人的散文小品一向寫得不壞,當年世道繁華,筆下固然可以旁徵博引,煞有介事;

如今是這樣慘澹的光景,所說所寫,可又另有幾分飄渺的意思,故意不去大搔癢處,淡淡白描就應付過去。這樣,算是得了散文妙諦,可也往往是為政的敗筆。

散文而談妙諦,實在相當費解。說是散文影響世道固然行,說世道左右散文也不錯。喬治.吉辛那本The Private Papers of Henry Ryecroft,記得有人把書名譯作「草堂隨筆」,古雅得很。後來我偶然想到,這本書既然分成春夏秋冬四個章目去寫,譯成「四季零墨」,大概也行。這本書一九三年初版,當時吉辛剛死了幾個月,後來前前後後不知道出了多少種版本。前些日子,見過這部書的初版本,索價居然是三十英鎊。

今年暮春,我在一個古玩市場上買到的,已經是一九一年的本子了。那本書裏,意外夾了一張藏書人留下的剪報,是一九五三年一月二十五號星期天泰晤士報的一篇書評,題為「吉辛的傳世之作」,評的就是當時新印的「四季零墨」。作者考諾理在文末談到今天世人對這本書的觀感,他認為,吉辛筆下的萊克洛夫,其實是個極端小資產階級反動文人,是個和平主義者,憎恨民主,醉心莎士比亞、約翰森、史特恩和藍姆的作品,也喜歡古老英國的烤牛肉,後來決心寄情鄉野山水。與其說他的政治觀點正確,不如說他在性靈問題上的見地正確。他所談的自由、獨立,和文學,今天看來還是很對云云。

當年,機械文明還不像今天這樣囂張,一個人看破世態,往往還可以歸隱田園粗茶淡飯,了卻餘年。後來,機械文明稱霸,政治與階級意識上的分歧日深,讀書人跟社會格格不入,本身又不能突破重圍,擯棄物質的牽制,弄得上下求索,身心憔悴。前幾天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索爾.貝羅,他的小說寫的就是這種心境。至於普通汲汲以求生計的小人物,身在資本主義浮華社會裏,偏又嚮往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理論,心靈上的寂寞矛盾,也就不難想見。可是,這種嚮往,其實也未嘗不可以算是一種精神上的歸隱:萊克洛夫是歸隱山鄉草堂,這些人是歸隱主義理論的故紙堆中。這兩者同樣是出世的;有槍桿子或者有組織,那就比較入世了。當然,那些自甘受政客擺佈的文丑,又該當別論;或者說,乾脆不去論了。

世事原是不容過於苛求。做人做事,看上去乾乾淨淨也就算了。搜訪舊書也是如此。倫敦舊書市固然不乏善本書初版書,還有不少作者題款,名家品題的書,也有很多皮面手裱的百年古籍;這些東西,偶然過一過目,就是有緣,應該滿意。能夠像繆荃孫那樣「博見異書,勤於纂輯」的人,畢竟不多。我搜訪舊書,完全沒有系統,也沒有計劃,說穿了是一股傻勁而已。倫敦賣新書的大書店像超級市場,存書井井有條,分門別類;買書的人不是人,是科學管理制度下的材料。舊書舖裏的藏書則雜亂不成章法,讓人翻檢,讓人得到意外的喜悅,算是尊重人情。再說,新書太白太乾淨太嫩,像初生的嬰孩,教人擔心是不是養得大,是不是經得起風霜;新書也遠沒有幾十年前舊版書那股書卷氣:封面和書脊上的題字總是那麼古樸,加上不經機器切過的毛邊,尤其拙得可人。

最要緊的是,開舊書舖的,大半是那些老頭,「其搜輯鑑別,研頤校讎,深詣孤造,各有其獨到之處」,起碼不像超級市場書店那些少爺小姐那麼膚淺庸俗;舉動語言,像電子計算機那麼無理。

仔細想想,買書看書,還要這般挑剔,真是迂儒陋習,太不長進。藍姆有一篇散文談書和談看書,一開頭先引了別人的一段話,說是一個人用心看一本書的內容,等於是用別人絞盡腦汁苦熬出來的東西娛樂自己;品質高尚,教養好的人,想來一定會比較喜歡享受自己思想心靈上的新芽幼苗。藍姆讚嘆別人可以完全不看書,但求儘量增長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他說,他自己則只會看書,老是不能坐下來靜靜思考。這也足見愛書看書,其實是有其弊端。藍姆的散文,要費好大勁才看得半懂;他那道溫婉的筆風,還是值得摸索。那天發興要買他的「伊里亞隨筆」的初編和末編,翻了幾家舊書舖都找不到。天都快黑了,走到火車站的半路,順便上克里斯老頭的那爿書店問一問,老頭也說暫時沒有。我不死心,自己去翻檢他書桌底下那一堆經年不整理的書堆,昏黃的燈影下,居然照出一部「伊里亞隨筆末編」,夾回家裏抹刷一番,果然出落得非常秀拔。書是

一九三七年印的,橙色書皮,鵝黃書脊,燙金的花草和燙金的題籤,封面右下端還有一頭燙金的聖羊。第三張扉頁是一幅黑白鋼筆古畫,畫一爿舊書舖,有三個紳士站在石板路上翻檢書舖門前屋簷下的幾架子書,書舖老頭則倚門而立,神情悠然。這幅畫印在厚厚的暗黃色紙上,四邊壓了直線凹紋作畫框。這本書中的幾十幅插圖,也都是這樣的工筆畫,把藍姆的散文,襯托得更見脫俗。過了幾天,我又搜到兩種不同版本的「伊里亞隨筆初編」,其中有一本是白倫敦的註釋本,另一本是更古的彩色插圖本,非常精雅。

舊書市中,的確不太見得到藍姆的書;有一家舊書舖的櫥窗裏擺看一套六本的「藍姆作品集」,書信也收在裏面,版本相當古,索價二十五英鎊。後來,我看到這個版本的再印刷,八大冊,索價很賤,也就檢回來了。盧克斯的藍姆傳則始終找不到。

我一向愛看傳記文學書,文人傳記尤其儘量搜訪。前一陣子在劍橋的舊書市中搜到不少英國歷來小說家的傳記,的確開心。談到英國傳記作家,最重要的,當然是李頓.史特烈屈。他開了傳記寫法的新途徑,融匯各家史料,對人物作心理分析,用介乎小說和小品的筆調去寫,有人說他破壞偶像,牽強附會;有人說他把幾個歷史人物從神的地位還原成凡人,入情入理,更見親切。他的幾種作品,「企鵝」曾經重排行世,現在比較常見的,只有「維多利亞時代名人錄」一種。至於這些作品的舊版本,舊書市裏也不多見。我先買到一九七三年版的「維多利亞女皇」,是袖珍精裝本。後來我又收購到「維多利亞時代名人錄」;這本書原是一九一八年初版,我那本是一九二一年的重排本,版型跟初版很相似。史特烈屈還有一部名著,題為「伊麗莎白和艾塞克斯」。我在克里斯那兒看到一本一九二八年十一月的初版本,可惜書讓雨水浸過,又髒又破舊,索價居然四鎊多錢,我當時沒買。過了好幾天,我偶然去問另一家舊書舖,那人在登記卡上一查,回頭拉了長梯子爬到最高的書架上把那本書拿下來,說是只有一本,前兩天才到的。我一看,書皮顏色和版型跟克里斯那本一樣,只是收藏得好,跟新書一樣。索價只九十個便士,我買下一看,才知道這是一九二八年十二月的第二次印刷本,跟初版印刷日期只差一個月。

這部書把伊麗莎白女皇刻畫得很生動,寫艾塞克斯也寫得好;不過,最值得一提的,是史特烈屈把培根這位哲學家、散文大家的個性,分析得頭頭是道。他寫培根在政界鑽門路,最有意思。他刻畫培根的個性,說培根最會細打精算,天生孤傲,帶點神經質的敏感,野心大,像一頭毒蛇,陰險毒辣。他不否認培根絕頂聰明,是個有深度的藝術家。有了這種氣質,培根不難也就有輝煌的哲學觀念,也因此成了一代文體大家。可是,他的才華很特別:他既不是個具有科學頭腦的人,也不是詩人。從文學上講,他的文筆雖然豐富多姿,他的文才卻只限於散文。他的文辭之所以這樣典雅充實,完全得力於他的智力,不是出乎感情。史特烈屈寫艾塞克斯求女皇把一個官位派給培根的那一段,實在令人叫絕。古今中外政界的勾心鬥角,其實一樣髒;老百姓在英雄人物的肖像前歡呼萬歲,想想真是可笑。不過,這往往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史特烈屈還有一二本論人論書論文學的書,始終還我找不到。邁可爾.賀爾洛艾德一九六八年出過上下兩部「史特烈屈傳」,我至今也只買到下冊,上冊闕如,只好祈諸他日機緣了。

搜訪舊書,實在不能不信機緣。有一段時期,我搜求喬治.桑斯伯里的書甚殷,上自他的「英國文藝批評史」,下至他編校寫序的小書,果然找到不少。此公淵博得很,著作多得教人不可想像。那天買到他編選的「書信雜錄」的時候,無意間發現蕭乾寫的一本英文書,書名叫:「The Dragon Beards versus The Blueprints:Meditations on Post -war Culture」,不曉得中文書名蕭乾怎麼譯,這裏不便亂湊。這本書是倫敦書商一九四四年五月印的,雖然只有三十五葉那麼薄,印得卻蠻乾淨大方;扉頁上有一幅木刻版畫,蕭乾名字下還註明是「大公報駐英國特派員」,版權頁上寫明書是獻給小說家E.M.弗斯特和漢學家阿瑟.韋理。

書中收四篇文章,原是些演說稿,又在幾種雜誌上發表過,後來才編集成這本小書;蕭乾當時除了是特派員之外,還在劍橋大學修課。書中第一篇是講機械文明在英國小說中的地位,以及對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影響;第二篇講易卜生在中國,兼談中國人對蕭伯納的看法;第三篇題目就是書名,是在為現代中國辯護;最後一篇講文學與群眾。

四篇東西,內容都不很新穎,平舖直敘,加點幽默話,加點聰明話;如此而已。當然,對普通外國人談中國人的人生觀文藝論,充其量也只能這麼將就著說。這跟他的「人生採訪」固然不同,跟他在鳴放時期寫的「人民的出版社為什麼變成衙門」以及「放心、容忍、人事工作」等文章也完全不同。乾脆點說,寫文章其實並沒有什麼一貫的標準可言,碰到什麼讀者寫什麼話,就算意思到了。亂世文章還要言志一番,未免太過清高。

中共清算蕭乾的時候,說他是徹頭徹尾的洋奴和政客,說他污蔑蘇聯,發表反蘇謬論。現在看來,這些罪名,更教人覺得話說得太多,心機下得太多,實在不如在英雄們的肖像前多喊幾聲萬歲來得不那麼可笑。當時,蕭乾的前妻梅韜也出來鬥他,說蕭乾一向自認腳踏兩隻船,從不落空云云。梅韜還說他「解放後身在北京,心在英國」。蕭乾

找職業搞女人是不是真的也腳踏兩隻船,姑且不去追究,說他「心在英國」,倒是相當有趣。出入英國學術機構,可能會比較少碰到有些英國人那種歧視有色人種的嘴臉。通常聽英國人說話,除非對英語的理解力有相當把握,否則人家話裏有話,往往聽成是恭維話,還去陪笑臉。所謂「心在英國」,希望也是話裏有話,另有旁的解釋才好。

倫敦郊外的小鎮小鄉,通常都有些古玩店,賈些舊磁器小木刻古傢俬之類的玩意兒,偶然也兼賣舊書雜誌。這些店主既不旨在賣書圖利,也不懂得鑑別好書壞書,有些相當好的書,索價居然相當於兩三份泰晤士報的價錢。我在這些舖子裏,先後買到不少舊版小說,從丹尼爾.狄孚到康拉德的小說都有,裝釘設計之考究,版型插圖之秀麗,絕不是當今新書所能望其項背。這些店主多半是鄉下老粗,對誰說話都不太禮貌,可是話裏不帶話,為人耿直爽快。那天下午,我在我家附近橋邊一爿古玩店裏翻一箱雜書,外頭還在下著小兩。我翻出一部女小說家喬治.艾略特的傳記,是她丈夫J.W.克羅斯編撰的,有藏書人的簽名,寫明是一八九六年九月;書有六百四十六葉那麼厚。我問那位粗眉大鬍子的店主開價錢,他把書搶過去翻來翻去看一下說,「這他媽的書沒圖畫,給他媽的五十個便士算了。」

一九七六年十月在倫敦

──選自《另外一種心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496评论 6 50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407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632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180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198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165评论 1 29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52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10评论 0 27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24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42评论 2 33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11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24评论 5 34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17评论 3 32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68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23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72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11评论 2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