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阴霾是我挥之不去的,叫自我否定,它会让你尝尽苦头,然后逼迫你放下一切只留下自尊,通过努力尝到甜头,最后继续循环下去。它建立在你拥有足够强大的承受能力之上,正如那些强者说的“成长在痛苦中。”,它有时让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要这样继续下去,每当负面的,不得不面对的东西来临时,我依靠的无非是两样东西,寻找成就感和精神毒品,说来可笑,我倒是经常做一些心理测试和智商测试,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才华是可以得到肯定的;河图洛书也学了,帮别人分析的头头是道,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缓解压力,结果自己都看不透自己,自己都无法认可自己,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一点,可能别人会羡慕我什么的,作为当局者,答案是否定的。
我曾经跟某个人开玩笑说,压抑着就等一次机会哭出来,哭完了继续保持接受一切的姿态虚伪着活下去。时至今日,处境也没有变多少。
我知道很多东西,甚至知道超越了我的年龄的东西,可它们来得太过轻易,我便开始怀疑自己是如何得到它们的——人人都知道这种问题是一个黑洞,它会毁掉一切。我知命否?我当然知命,可我为什么能知命?我知的命到底是不是我的呢?我知道的命是不是我自以为是的知道呢?
如果一个人能轻易得出答案,他马上会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情况,答案是错的,去寻求他人帮助?答案是对的,你接下来怎么做?你选择,相信谁?
我觉得还是先把主题导入另外一个部分。
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却在不断地挣扎,不断地在迷茫中,他们的确忽视了自己,结果生活也忽视了他,原来的颐指气使换了个主而已?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他们都没有想过从根本去解剖自己。然而世俗的标准从来都是多重的,平凡的活着有时被人所羡慕,同时说自己也向往田园生活和山中幽静的苦行僧式的修行,有时被他们作为闲谈的一味调剂,在嘲笑声中顺便炫耀自己的生活如何丰富多彩。结果我才发现,人们的标准大部分时候取决于他们想要的东西,而不是用客观的唯心主义去对待世界。(此处可以替换任何你所喜欢的主义)这个世界好像根本不屑于你用各种态度换着法去对待它,因为最后的结果好像是这群人来扔你的令牌,然后你归纳为天命。我身边不缺少读书成绩不好另寻出路的人,“找个工作,结婚生子买房还贷养老”,这是某位苦口婆心的劝我安分的话的中心思想。“事实是,人们把你定位成一个什么人,再给出符合这种地位的人的生活蓝图,他们也逐渐相信了别人的定位,安于现状。我对于此类事情不抱有任何立场,因为个人认为最自负的行为是别人没有寻求帮助时某个人像个救世主一样“带来指引”。讲得难听点,他们听不懂你的话,既然听不懂还说,那说的人也不是个清白人。所以一些自以为是的人也不要装清高装一眼看透世间炎凉的架势愤懑不平的跟他人倾诉自己的“好心”当成废品。结果他们眼中的“平凡人”过上了他们羡慕的生活,诶嘿,就是开头的那群人。其实可怜的平凡人至始至终都没有改变,却享受着各式各样的待遇。
平凡人同样拥有类似于自我否定的特征,他们更多是否定后的难以取舍在作祟,“生活是诸多可能的结合,可我的生活为什么看起来只有一条路呢。”答案是放不下的代价,各种奇怪又合情合理的理由结合在一起变成了故事,属于那种听完只能感慨而无法有所动的故事。
好了,我现在请各位看官总结一下以上的信息,便会明白我的纠结。我正是看到了那些自以为是的聪明人和平凡人的教训开始解剖自己,却又无法解决自我意识过剩的毛病,久而久之变成了纯粹的自我否定而不是带着目标的自我否定,我的比较对象永远是难以攀登的,这时候是自己的答案靠谱还是别人的答案靠谱呢?
自己的答案最后靠谱,别人的答案暂时靠谱。
按照别人的答案,我将通过努力去争取我想要的人生,我拥有才华,我悟性很好,应该发挥自己的所长,多学习,做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业。
按照自己的答案,我要做一个偏执的人,要做一个能帮助他人的人,要做一个被一个人爱的iceberg,要做一个能够和他人好好相处的人,要做一个多变的人。
结果我是谁,得由最后临终之际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来作为答案了。世界依旧看起来傻乎乎的样子,更多的可能性是跟自己一样,跟张白纸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