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波澜壮阔的抗战历程中,中国人民孕育出的伟大抗战精神,早已深深融入民族血脉,始终激励着我们奋楫扬帆、砥砺前行。年轻干部应铭记抗战历史,从伟大精神中汲取力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勇挑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铭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以担当践行使命。面对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严峻时刻,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坚韧拼搏。在林海雪原中,东北抗联战士以野菜充饥、以树皮果腹,卧冰卧雪、宿于荒野,用血肉之躯击退敌锋,以铮铮铁骨挺起民族脊梁。在巍巍太行,晋察冀军民以千山万壑为屏障、以铁壁铜墙为防线,将侵略者埋葬于人民战争的汪洋中,以熊熊燃烧的烽火诠释了至高的爱国精神。“四万万心同奋起,山河共誓永不移”,今天,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边疆苦寒之地、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广大党员干部满怀热忱,唱响新时代的“匹夫之责”。
锤炼“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以责任砥砺筋骨。自“九一八”事变的警钟敲响,长城抗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武汉会战、远征缅甸……中国军民以简陋武器对抗精良装备,以血肉之躯铸就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遇敌必亮剑,敢打敢拼的精神,始终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利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挑战、新风险接踵而至,党员干部要主动下沉到乡村振兴一线、经济发展前沿,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毅力攻坚克难,把工作做实、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坚守“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以信念赢得胜利。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无数次跌倒后重新崛起,正是凭借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信念力量。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战胜了国力军力远胜于我们的列强,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走向独立自主,从积贫积弱走向民族复兴。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环境多么恶劣,中华民族始终未曾动摇复兴之志。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党员干部要始终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为实现民族复兴、建设现代化强国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