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花了点时间看完了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副院长的《走进音乐的世界》这堂讲座。
感触颇多,收获颇丰,想写出来分享给朋友。
我不是音乐专业的学生,也从来没有学过任何一种乐器,不去看演唱会,也从没听过音乐会。
平时,能跟音乐扯上关系的,也就在家听听歌,去KTV唱两首,唱的时候,还经常跑调,闹笑话。
一直以来,我跟很多人一样,总觉得,学音乐,至少唱歌好听才行吧;
去听音乐会,至少,自己得有些基础的音乐赏析能力吧,得知道人作曲家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吧,否则,不是浪费钱吗?
但是,周院长的课,却颠覆了我的认知,打开了我认识世界的另一扇门。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就像绘画是视觉的艺术,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我们作为普罗大众,放开耳朵去欣赏就好了,去听这个音乐到底好不好听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听懂呢?
就像,我曾经买过一个包,包上的画是梵高的《麦田与收割者》。
实际上,我并不知道这副画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梵高想通过这幅画抒发怎样的情感。
我只知道,第一眼看的时候,就觉得这幅画很好看,它给我带来了视觉的冲击和享受。
颜色虽张扬却特别符合我的口味。而且,看着那片黄色的麦田,我会很安宁。
音乐也是一样的,音乐是情绪的艺术。
它是高度主观的,多解的,模糊的和不确定的。
为此,周院长在讲座上讲了两个例子。
一个是音乐学院的一个教授,他说,他按照教材教了一辈子的音乐。
但是,大多数时候,他自己都没有听懂,也没有听出来,教材上所说的,这个音乐背后的情感。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教音乐的老师都这样(业内人士所说)。
音乐原本就是主观的,哪里有什么标准答案呢?
只不过我们的教育,让我们习惯去寻找标准答案,习惯屈服于权威。
还有一个是贝多芬的。说的是贝多芬那首著名的《月光曲》背后的美好的传说。
据说,这个美丽的故事进了我们的教科书,我是已经不记得了。
也据说,研究音乐史的人透露,那美丽的故事其实就是小报记者杜撰出来的,反复修改流传后就变成人人耳熟能详的美丽传说。
他举的这个例子,我的理解是,很多时候,所谓的音乐背后的故事,仅仅是一种噱头,是一种情怀,就像产品一样,有故事的产品,会有更多人愿意为之买单。
这是理论层面让我印象比较深的地方。
很多时候,观念一变,天地宽。
仅仅就: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是情绪的艺术,音乐的理解是主观的。
我们放开耳朵,去享受音乐的美就好了,无需懂。
这一个概念的理清,就足矣让我们的生活发生改变。
不用再担心自己因为不懂,而把高雅艺术,把经典音乐拒之门外。
我们可以既听通俗乐,也可以听经典乐,可以听《小苹果》,也可以听《高山流水》。
也不用去纠结是学钢琴还是学二胡,就算钢琴是乐器之王,小提琴是乐器之后,又如何?
乐器是表达音乐的工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看自己是否喜欢。
如果纯粹是为了兴趣,何不挑自己喜欢的。
这场讲座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音乐在实际生活中的切实应用。
音乐是情绪的艺术,如果挑选合适的音乐,是可以帮我们调整情绪的,环节压力,影响环境的。
所以,有人,用音乐,来疗伤。
有人,将音乐放在产品广告当中,通过音乐去感染客户的情绪,从而购买商品。
在讲座上,周老师给我们试听了不同的音乐,在不同场景时的应用。
比如,将旋律较为轻快的《咏叹调》设置为早起闹铃。
用美妙的音乐唤醒美妙的自己,开启欢快的一天。
在这样的音乐中刷牙洗脸,会特别的轻松。
如果从睁开眼的那一刻就是欢快的,那么今天一天的情绪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而好的情绪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生活幸福感。
比如说,下午两点,工作要提神,可以听一下《戏谑曲》。
这首曲子特别有弹性,节奏也比较快,具有提神的效果。
比如,到了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有点累了,疲倦了,这时候需要强刺激一下,就可以听一些比较激昂振奋的音乐,比如《双鹰旗下进行曲》,可以快速让自己再次充满精力。
比如,下班回家,劳累了一天,可以让自己听一下平和安静的曲子,给自己泡杯茶,找本书,窝在沙发上,椅子上,让自己放松在音乐的世界里,会有一种释放和解脱。
我自己最近比较喜欢下班后在家里听《沉思》,它能让我快速安静下来。
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尝试看看,用美妙的音乐唤醒美妙的自己,带来美妙的,幸福的生活。
反正,现在想要听到世界名家的音乐,也就动动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