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读书生涯,也许都是相似的。那些读到妙处情不自禁地欣喜欲狂,只因在书中读出了一个个相似的灵魂,仿佛面对着作者的精魄,那般的惶恐。醍醐灌顶般,开了心窍。
古今圣贤文人墨客,对我而言,是随召即至的。而我,对那些缠绵悱恻的词更是情有独钟。
游山玩水之时,面对绵绵群山,盈盈碧水,恰似美人儿的俏媚眼,王观的“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在我心轻轻地应和着。远山如黛,清波荡漾,这山水,多少年前,也落入了诗人的眼,写下动人诗篇,只为着后人邂逅,将诗句噙于唇边,为着此际此山此水中的有情和有觉。
夜深之时,万籁俱寂。斜倚沙发一隅,持一本心仪读物,真是妙哉!若有幸有雨声相伴,不嫌打扰,却更显静谧。“雨打芭蕉深闭门,秋怨声声”,虽居无芭蕉,雨点落在遮阳篷上,叮咚作响,也是声声入耳。早已过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岁,雨来风急的日子里,也早已不是“捱不完的更漏”。这雨,于千百年苍茫中不期而至,愁煞过离人或失意之人,让愁绪如“遮不断的青山隐隐,绿水悠悠”,也让蒙童在雨声或轻或急的伴奏中睡意正酣。
世间处处皆有景,对我而言,那些描画得恰到好处的诗句,总是在那里,等着我把它寻出来,不辜负这良辰美景。
秋来,最喜那丹桂绽放、暗香浮动的日子。让每日纷繁芜杂的工作,平添一份悠然与沉淀。若逢上风骤雨骤,心又揪紧了。急急望去,那一枝玲珑玉砌的鹅黄小朵竟是尽数入泥水,哀叹那盛极后总是跟着败。“零落碾成泥,只有香如故。”凝神看着泥水中,玷污了的花瓣,一缕幽芳仍是久久不散。蓦地想起《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一回,晴雯被逐,宝玉大恸,说:“这一下去,就如同一盆才抽出嫩箭的兰花送到了猪圈里去一般。”真真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此时,我懂了宝玉的心情。
一年年的元宵佳节,照惯例,都是有花灯展示的。有道是:“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奈何那年那夜,细雨纷纷,月也不在柳梢,携子伴游者,意兴阑珊。花灯寥寥,仅是应个景。细雨织就迷蒙,雨中观灯,倒也算有几番诗意。孩子在父亲肩头笑闹,我则在一旁望着他俩在灯穗中穿梭,孩子咿咿呀呀口齿不清地说着话,“也在游人笑语中”。
这种诗意的有情与有觉,时时刻刻生生不息,沁入我的骨髓,让我无论行至何方,都与它朝夕相伴。
有一年,我初踏济南之地,虽初冬时节,半城翠柳,仍是依依多情。古人偏爱柳,临行时,常折柳相送,柳取留之意,道依依惜别情。摇曳多姿的柳极为柔美,叶片极为细长,这便多生出了些婀娜的姿态来。初到济南,雨雪霏霏,雨住后,雪飞扬出静谧。倚在窗边看雪,此时的雪是单薄的,因为还未到隆冬时节。
我在大明湖畔漫步,湖边有小荷塘,塘中荷尽,已无擎雨盖,一池枯荷残存在此景前留影,心中盘旋的是黛玉颇为欣赏的李商隐的诗句:“留得残荷听雨声。”荷花由盛及衰,虽说是万物轮回,仍不由让人缅怀伤感。然而运气极好,刚好赶上菊展,济南各处名贵菊花都汇于此了。此时正是盛景,姿态各异,姹紫嫣红开遍。花开有人赏,花落有人怜,这便是人间好风景了。
菊,花中高洁者。只因它傲立霜雪,元稹偏爱菊,是因为“此花开尽更无花",五柳先生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却宅前遍种菊。居处无车马喧,只有悠然南山,采菊东篱。秋菊有佳色,无笔能勾勒出它的全部美态。陶醉于其中,我意逍遥总忘归。
人生若白驹过隙,若无书,若无诗,若无词,若无情无觉,是不是就回到了天地初始,宇宙洪荒,还会有多少相似的灵魂在邂逅中轻声喟叹:“哦,原来,你也在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