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
安全感是儿童生存的基本需求。安全感是宝宝生存的基本需求。宝宝是否感到环境、他人对他没有威胁,通常取决于带养宝宝的人同宝宝之间的关系的质量,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心理学专家认为,父母是孩子法律意义上的监护人,而另一方面,无论从遗传学还是“后天影响论”的角度来说,父母都是养育孩子的最佳人选。“孩子非常需要父母的时间其实并不多,而这种需要也正是对于亲子感情的呼唤,陪伴宝宝一同成长,其中的欢乐与艰辛,会给父母留下最美好的回忆。因此年轻的父母不要把孩子推给老人带。”
两岁以前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时期,如果他在与父母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地确认“我是可爱的”,任何需要帮助和关注的时候都能得到积极的回应,就会建立“爸爸妈妈很爱我,我可以爱自己,也可以爱别人”的观念。频繁换环境和看护者,则可能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导致日后孩子没有自信心,很难相信周围的人。
作为妈妈,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要表现出淡定、勇敢、乐观的情绪是至关重要的,身教永远优于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