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安的种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老师父给本、静、安三个小和尚每人一颗古老的、非常珍贵的莲花种子,要求他们把种子种出来。
图片
拿到种子的三个小和尚有不同的做法:
本想着要第一个种出来,于是他立刻找来锄头,把种子埋在雪地里。本等了很久很久,种子都没有发芽,他“愤怒地刨开了土地,摔断了锄头,不再干了”。
静想:怎样才能种出来?于是,静挑选最好的花盆,在书籍上查找如何种植莲花。最后,静用最名贵的药水和花土,小心翼翼地把种子种在了精心挑选的金花盆,并把花盆放在了最温暖的房间。种子发芽以后,静又用金罩子把它给罩了起来。因为得不到阳光和氧气,幼芽很快就枯死了。
安拿到种子后,想法非常单纯:我有一颗种子了。他把种子放进了自己胸前的小布袋,然后跟往常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照常去集市买东西,照常清扫庙里庙外的积雪,照常做斋饭,照常去挑水,照常在晚课后散步。春天来了,安拿出种子把它种在池塘里。不久,种子就发芽了,长出了一片新绿;盛夏,千年莲花轻轻地绽放了。
故事至此结束,长长的思考却留给读这本书的爸爸妈妈们。
本没有把种子种出来,因为急于求成;静没有把种子种出来,因为呵护太过。他们都违背了种子成长的自然规律。安种出了美丽的莲花,因为平常心,因为等待,因为适时,因为顺应规律。
02
初次读到这个故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本、静、安象征着生活中三种不同类型的父母。
一种父母像本一样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让孩子事事都要争先,结果过渡消耗孩子,最终却像方仲永一样落得个“泯然众人矣”,甚至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一种父母像静一样,对孩子过分宠溺、呵护,让孩子变长温室中的花朵,丧失了自理能力。
一种父母就是像安一样,不急不慌,顺应规律,有自己的节奏,敢于耐心等待。
现在,抢跑、鸡娃的父母越来越多。记得之前负责学校一年级新生报名的时候,听到有家长说孩子已经提前学了语文、数学等一二年级的内容。我问他为什么要提前学,上课老师都会讲的。家长说:“身边的孩子都学了,自己不学不行啊。”
家长们各种卷,累的是孩子们。
小学知识提前学对孩子的成长有没有好处,可能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孩子因为提前学,一二年级“吃老本”,上课听讲不认真,到了中高年级学习不断下滑,只有极个别提前学的孩子能始终保持学习的专注,一直优秀下去。这样的孩子极少,且背后是家长始终不弃的、有计划、有方法的托举。而那些一入学并没有什么突出的优势,但能一直紧跟老师的步伐,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认真完成作业并有一定阅读量的学生,不断在稳步前进。
古语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无论是什么样的父母,无论他们选择了什么样的做法,大多数父母的初衷都是为了孩子好,是为孩子考虑的。
但是欲速则不达,对孩子过早过多的消耗,到底是好是坏?
我想起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格赛尔的一项著名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实验的对象是一对双胞胎。格塞尔先让其中一个孩子从48周开始就进行爬楼梯训练,每天爬10分钟,连续6周,到了第52周,这个孩子终于能熟练地爬上五级楼梯了。
作为对照,格塞尔让双生子中的另一个婴儿从53周才开始进行训练。仅仅两周后,在没有成年人帮助的情况下,第二个孩子就可以爬到楼梯的顶端了。
这个实验让我们反思:在孩子的教育中到底要不要抢跑?哪些赢在起跑线的孩子,是不是就一定能最先到达终点、赢得比赛?他们到达终点的过程是否经历了更多不必要的痛苦?
03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静待花开,但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就像《安的种子》中的安一样,在一个冬季漫长的等待中,他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如往常一样扫洒庭院、买菜做饭、上晚课、挑水、散步等,生活如常,并没有因为一颗种子的到来而焦虑不安。
养育孩子,不要过早地消耗孩子,允许他在“一生”这么长的时间中按照自己的规律和节奏向上生长。但是不要什么都不做,要有品格教育和规则教育,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要发展基本的技能……这一切,都很重要。
要心怀希望,但不要操之过急。慢慢地走,慢慢地扎根,只有把根一寸一寸地扎下去,花才会一朵一朵地开出来,直至缀满枝头。
其实,不仅是小孩,大人的成长亦是如此。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