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年龄不小,目睹了身边一个又一个的朋友结婚场景:
记得第一次参加婚礼是我的一位初中要好的同学,她远嫁到另外一个城市。我是伴娘,也是第一次当伴娘。所以我亲身目睹了从头一天她家人来男方家的县城住进酒店,到第二天男方过来酒店娶亲后走整个婚礼的过程。而全程令我最深刻的有两处:
第一处是婚礼头一天晚上我跟新娘还有另外一位伴娘一起聊天,聊着聊着新娘就哭起来了,主要原因是最近为结婚的事情顶着太多压力。我当时不能感同身受,但是那一刻的画面印到了我的脑海里。
第二处是在新郎新娘给双方父母行礼的时候,双方父母坐在台上。男方父母很开心,全程笑脸喜庆。而女方父母的表情却很复杂,凝重的神态下面露出的是心疼和不舍,而他们的眼里全程饱含了泪水。站在一旁目睹这一场面的我,泪水夺眶而出。那一刻我脑海里闪现的是:嫁女儿多不易呀!
后来又参加了其他好朋友的婚礼,无一例外的是:面对儿女婚礼,男方父母都很开心,而女方的父母脸上都带了几丝忧伤。
时间不等人,终于也轮到我去面对结婚这件事了。
最近面临被“催婚”,真切体会到了“婚前焦虑症” 的负面影响。关键是不是我自己爸妈催我结婚,而是男朋友家人催他结婚。
按道理,他们催他们的,我按照我自己的想法节奏来也没什么,不会影响到我。关键是我却做不到这样。面对对方承受的压力,内心会有另一个声音问自己:我是否也应该为他考虑一下? 对方父母年事已高,他们期望的是能够早些看到儿子成家,这样他们会更安心。顺着这样的想法,到后面会觉得早些结婚多好能够让他们安心。也让朋友少一些来自父母的压力。
但是转念一想:我们认识刚刚一年的时间,虽然相处各方面都还不错。但是马上结婚,我们两个其实都没有准备好。毕竟结婚以后是要组建一个新的家庭,我们两个人都要为这个家庭负责任。要想着以后家庭的各方面,包括下一代。 而现在的我们两都还没有安定。这些也是我一直想要再相处久一些的重要原因。我希望我们在相处过程中,更多的磨合,能够在任何困难问题上通过沟通协商最终能够愉快的达成一致。
但是在这一点上似乎我们很难达成一致,因为有了父母的参合吗?如果是这样才更让我心里不安。如果现在因为父母的参合让我们不能好好沟通,后面的路更是少不了他们的“操心”, 那是不是以后只要是父母参合进来的事情,我们两个人都不能好好沟通了呢?这个角度去思考给我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的不安全感。甚至都产生了不结婚的念头。
随后我一直心里问自己,事情总有另外的面,那么这件事情还有哪些面是我没有看到的呢?积极的一面是什么?
我思来想去,脑海里浮现出:两个人结婚美好场面,他的父母终于安心,不会再为孩子的婚事发愁。我们生活承担着一个新的家庭责任,一起为这个新的家庭规划将来,然后一起打拼。同时感激双方父母的支持理解。多么美好的场面。
可这还是以父母的施压为出发点, 是为顺应父母的心愿而开启的人生。 换个角度再说,真正两个人能够互相理解包容,遇到问题积极沟通并且能够很愉快的达成一致,那父母给再多的压力,两个人都能够齐心协力的去解决好。
另外脑海里浮现出: 朋友这一年对我的点点滴滴温暖和体贴。正是因为有他的这些体贴和温暖,让我在心里接受了他并愿意与他一起携手走一辈子的念头。所以我这一年也是真真心心的与他相处,在他面前我就是完完全全的那个我,没有隐瞒和私心。
接受了这个人的好同时也几乎包容了他的不足,愿意一起走下去,创建属于我们的美好生活。这些念头难道还是不够吗?一定得有一个婚礼和结婚证才能让这样的美好持续吗? 而且是一定要越早越好吗?
再回想起参加朋友们的婚礼场景,不禁更增添了几分不想结婚的念头。但我也明白,这是自己对未知的恐惧,属于正常现象。我不能去逃避它,而是应该坦然面对。如果自己的原则特别重要,那么就遵循自己的内心吧。不能顾虑太多,要不然怎么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