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其实听不见别人的诉说,但同时内心深处却又无比渴望自己的发声,无比渴望自己的发声可以被整个世界听到,为此甚至可以欺骗。假如我们知道我们的发声别人是听不见的我们还会发声吗?答案是肯定的。《十二公民》里的12个人或者代表了社会中的各个阶层。这条横亘在众人面前的差异化的河流确实存在,而且还很难超越。若不是这样一个极致化的假设,12个人是万万不能同座一室的。但也是这样的假设才有可能让我们看清这条河流的深浅;同时让我们明白你们听不见,你们什么也听不见的真谛。真相与怀疑,盲从与坚持,尊重与偏见,等级与平等,冷静与愤怒,都在小小的休息室里面的十二人之间碰撞,爆发激烈的矛盾。这是一场无关真相,只做阐释的讨论。
——拍案而起,你为何愤怒?
一号陪审员团长因为众陪审员不愿认真对待这次模拟讨论而第一次拍案而起。8号陪审员在第一次投票时投出了唯一的反对票,面对另外十一人的质疑谩骂时拍案而起。 电影中有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这也是在生活中人们经常脱口而出的戏谑之言。认真为什么会受到质疑?我们还究竟该不该认真?对上课认真,对工作认真,对家庭认真,对司法认真,对案件认真,对人命认真……中国人真的都不认真吗?中国真的失掉认真力了吗?认真也许会输一时,但不认真的人会输一世。这是认真者对不争者的愤怒。
4号陪审员,这位看起来温文尔雅的商人在面对“穷人”再三讽刺他的恋人为其干女儿时忍不住拍案而起,毫不留情地对这些质疑者说“我致富是因为我努力工作有能耐!”“看见年轻女孩从豪车上下来就说人家是傍大款是对中国优秀女青年的侮辱!”。肮脏的手段必然存在,但如果总是以偏概全,像个怨妇一样喋喋不休,那他也永远不配见到高尚。这是规则对阴谋论的愤怒。
9号是第一个改投无罪票的陪审员。这位空巢老人一开始只是抱着赞同想再讨论讨论的想法,却在大家争论提供证词的老头是否撒谎时拍案而起,解释了老头缘何撒谎的动机。这样的动机,只有他能够一眼识破,因为他也是一个无人重视的空巢老人。这是孤独者对自己的愤怒。
10号陪审员开口闭口的地域歧视看不起河南人,嚷嚷着要赶快投完票去收房租,还控诉外地人抢了他儿子的大学名额……整部片子里基本上但凡他一开口都要带着一股子拍案而起的凶劲儿,但却没有一次让人同情。这是无能而引起的愤怒。
被老北京屡次侮辱的11号陪审员河南保安也算脾气够好。这个勤奋读书两次考读政法大学未果,退而求其次在学校当保安听课的河南人,在听到北京人对河南人如此蔑视时并未狠狠还击。却在讲起自己的求学故事时拍案而起,这是在对命运抗争时的愤怒。
同样是小人物的7号陪审员小卖部老板钱波,除了要面对维护秩序的校园保安堵截,还要无时无刻给那些掌握着他们经营权的校领导笑面相迎。但当他拍案而起说到自己的无人问津,讲起自己为了给学生送方便面时那滑稽的情形时,这时候没人笑出来了。这是弱者对权利的愤怒。
5号陪审员话不多,但他的拍案而起却是全片中最让人深思的“证据”:他曾是蹲过冤狱的人。当3号陪审员轻描淡写地提起那万分之一能让嫌疑人脱罪的可能性时,他几乎是咆哮着说:“你的万分之一,对他来说可就是全部”。8年冤狱让他的人生无法逆转,即使洗脱了冤屈,但终究会被人戴着有色眼镜对待,「他可是蹲过大牢的人」。这是受伤者对施暴者的愤怒。
直到最后才改投无罪票的3号陪审员,也一直憋到了最后一刻才将他偏执的愤怒原因倾泻而出。与儿子的矛盾让他的人生从此分裂,儿子出走6年,妻子也因此与他离婚,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每天起早贪黑地跑出租拉活儿是为了什么。他市侩,易怒,可又懦弱,将「有罪」毫不犹豫地加诸于这个不守孝道的富二代身上,其实是他内心自私的报复。这是面对真理却犹存侥幸装腔作势者的愤怒。
——偏见还是尊重,这是一个人性的选择。
从审判最初,每个人都因为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而对“富二代”抱着不同的偏见,所以在第一轮的投票中几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做出有罪推论。然而当逐个细节被质疑,隐藏在陪审团背后的故事一一被揭开,最初的偏见也逐渐被化解,存在的疑点也逐渐得到重视。
而陪审团背后的故事,有对河南人的偏见,有对社会不公的控诉,有对子女教育的无奈,更有对无视特殊群体的愤怒。每一个隐藏在背后的故事,都联系着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都牵涉着一个社会化的问题。这关乎我们一个人,因为我们都需要法律的保护。重视案件中存在的疑点,是在给司法公正添砖加瓦,更是在给生命应有的尊重。
生存权是文明的第一诉求。在裁决一个生命结束与否的时候,每一个细小的疑点都不应该被忽视。每一次无罪推论,每一次对细节的较真,都是在给嫌疑人生的希望,这也是对生命的尊重。撇开偏见,正视疑点,给生命应有的尊重,是给嫌疑人一次生的机会,也是给自己一次机会。因为下一次,这个生命就可能是你、我、他。是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更是对司法公正的渴望。
——讨论还是争论?这是个问题。
我以为的讨论:讨论可否站在讲理的高度,而且只说理而无其它。不人身攻击;不说脏话;不骂人。第一步:倾听,是倾听而非听。不光要听进其言更要倾尽理解对方其理。试图站在对方的角度审视理解他的道理。第二步:诉说,是语气平和的表述自己的观点,不带感情色彩,不讲故事,不煽情,不扣帽子。第三步:交流:两个人或是两个群体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达到交换意见;明辨是非的可能。第四步:再议,任何道理不能一言既明,许可当时不理解;许可消化吸收;更许可持有不同意见。
我以为的争论恰恰与以上四步相反。在《十二公民》中除了一个杀人的案件为核心外所有的表现方式或者说影片的所有内容几乎都是在讨论和争论。
我们其实非常喜欢争论而不是讨论。争论从来针对“人”而不对“事”,讨论却要抛开“人”深入“事”。争论比的是谁的嗓门大而讨论则是看看谁的头脑清醒,而让头脑保持清醒的思考是一件很费力气的事情。而费力气又没有快感的事到底是不招人喜欢的。
影片里有争吵、谩骂,甚至差一点就可能在本应该讨论杀人的一桩案件里先一步闹出另一桩杀人案。最后让死循环的争论画上句号的是妥协。争论同样可以妥协,有妥协的争论可以让争论回归到理智的讨论。
8号陪审员无疑是这十二个人中头脑清醒的一个。他可以为了自己认定的道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去做妥协的努力,从而达到最终自己要达到的目标。8号是开始。用他的清醒;用他的清醒的道理;用他的清醒的妥协的道理作为影片的开始。3号是结束。但他只用了一个方法不接受。我觉得他依然不是接受了一个道理而是接受了自己。接受了自己和儿子之间确有问题的事实。
——坚持和正义,哪怕世界与你为敌。
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
生命的权利,在任何时候,都不容被草率决定,不论人种、年龄、性别、财富,都应当被尊敬。当一开始十一个人都举手认定男孩儿是有罪的时候,八号陪审员选择了坚持内心的想法,提出了“合理质疑”,但他的想法却遭到了大多数的质疑甚至谩骂。随着八号的坚持与科学的论证,最后所有人达成了一致——无罪。在一个孤立的处境下,坚持自己对生命的尊敬,其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八号陪审员选择了无罪,这也就代表他一个人站到了十一个人的对立面,代表他会被数倍于己的人驳斥、反对,但是他还是勇敢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因为他坚信自己的想法,不被他人意见左右。
究竟什么是正义?十二个人经过价值观的碰撞,结合自身经历,终于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正义不等于无情的制裁,不等于阶级的优越,正义是对民主的维护,是对法律公正性的维护,是一个国家的法律不用高高在上,而是深入人心,是对事情一个理性、纯粹的判断与怀疑,而不是闭门造车,偏信则暗,这才是一个民主国家法律应有的作用,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担当。当一个国家的民主遭到了挑战时,有良知的公民都会选择站出来维护他。不要因为私利去盲从他人,在面对法律的审判时,要有自己的坚守。
故事的结局,每一位陪审员都放弃了自己的主观偏见,投出了神圣的一票。我意识到支撑他们这样做的是一个国家背后的法律精神,尊重生命,尊重个体,尊重每一个合理的怀疑。或许在当今我们看来,这些都是正常的思维,当然也会存在一些弊端,比如错放罪犯等等,但是我仍然欣赏这种追求正义近乎苛刻的态度,它让法律充满仪式感与使命感,也染上了人性的光辉,这才是无罪推定在我心中最迷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