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学笔记】汉赋

许结教授《中国赋学研究》第七讲

今天讲被奉为文学“一代之胜”的汉赋。

认识汉赋,特别是汉大赋,我最欣赏三句话,一句是刘勰说的“体国经野,义尚光大”,一句是魏收说的“会须能作赋,始成大才士”,另一句就是班固说的“多识博物,有可观采”。第一句谈气象,第二句论才学,第三句喻内涵。

汉赋多体,最典型的是二体--散体大赋和骚体。汉代常常一人而兼有两类,司马相如既写了《天子游猎赋》,又写《长门赋》;班固既写《两都赋》又写《幽通赋》;张衡既写《二京赋》又写《归田赋》。润色鸿业与贤人失志,双重品格。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把汉赋分为四期:创始期(汉初至武帝初年)、全盛期(武、宣、元、成时期)、摹拟期(西汉末至东汉中叶)、转变期(东汉中叶至魏初)。

刘勰《文心雕龙》说“凡此十家,并辞赋之英杰也”,去掉其中先秦两家,他提到汉代八家:枚乘、贾谊、司马相如、王褒、班固、张衡、扬雄、王延寿。又讲到“魏晋之赋首”:王粲、徐干、左思、潘岳、陆机、成公绥、郭璞、袁宏。

饶宗颐《辞赋大辞典·序》说:赋以夸饰为写作特技。夫其著辞之虚滥,构思之奇幻,溯原诗骚,而变本加厉。汉人取其体以咏物述志,牢笼山川,驱遣风物,益以文字、词汇之递增,遂肆为侈丽闳衍之辞,浸以涓流,蔚为大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文发表于《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认为赋“写物图貌,蔚似雕画”,学...
    济南大学社科版阅读 974评论 0 2
  • 楚辞是战国末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其代表作品为抒情长诗《离骚》。屈原...
    温润如玉KK阅读 758评论 1 1
  • E.秦: 秦刻石文的用韵特点是: 三句为韵。 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铺陈排比。 《吕氏春秋》: 一 由秦相吕伟组...
    JIMOGU泥石流阅读 2,580评论 2 1
  •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第一章 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 应用:两汉散文发展演变大势 秦代散文作家可提及的只有李斯一人。他...
    hearme_ac37阅读 2,281评论 0 2
  • 辞赋“赋”作为文体名称,最早见于荀子的《赋篇》。 辞赋是汉代的一种新兴文体;既像诗歌,讲求押韵和形式整饬,又像散文...
    山东宇哥阅读 2,103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