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梦》贾府谈起
富贵几乎为每一个人所深深向往。我们大家在起早贪黑地苦苦奔波忙碌中,无非都是想让自己与家人能过上富且贵的生活。然而,置身于在富贵之中,也同时会是一种极其可怕的险境,如何能让富贵久久长长的呢?今天,我们还是先走进《红楼梦》的故事,再来剖析这个人人都会感兴趣的话题吧!
在那贾家的荣国府里,王熙凤作为管家人,她最渴望与追求的是贾家的家富与人宁。荣国府作为贵妃贾元春的娘家,地位自然是尊贵的。那贾政又在做着工部员外郎,在朝廷也算是大员,因而他才有能力在举荐贾雨村时,让他被授予金陵应天府知府。贾府作为名门望族,荣宁二府二宅相连,他家的宅子能将石头城的大半条街都占了,他家的大门上立着两个大石狮子。可见贾府作为豪门,他家的富与贵自然很是了得。
亲睹贾府富贵的贾雨村,自然一定极其羡慕贾府的地位,他自然而然会在溜须拍马之中巴结讨好贾府,而想让自己也能拥有一样尊贵的生活。因而处于富贵之时,会有很多的小人聚拢过来,小人表面看上去对人极好,而骨子里居心却极其险恶,因为小人会在耍尽阴谋诡计之中不择手段去谋取富贵。因而居于富贵中,其实是居于极其可怕的险境之中的。
刘姥姥第一次进大观园时,体验与见到了贾府的富有。她惊呆于他们大家吃一顿螃蟹的费用竟然是二十两银子,恰恰是他们庄稼人全家可以过一年的费用。王熙凤过一回生日,大家凑份子在一起吃、喝、玩与乐的所花去的费用超过一百两费用。可见,荣国府里他们平常过日子的费用是相当可观的,难怪会让刘姥姥看着吃惊。
然而沉醉在富贵荣华之中的人们,很少有人懂得他们表面好像很享福的日子,实质是藏着很可怕的祸根的。比如,极其容易引起穷苦之人的嫉恨,而召来盗贼对他们财产的侵夺,极有可能会召来财物被洗空,甚至召来杀身之大祸。
王熙凤有一次与平儿谈起贾府的开支计划时说到,贾府的开支是进得少,出得多,她觉得应该趁早料理省俭。平儿回应道:“可不是,将来还有三四位姑娘,两三个小爷,一位老祖宗,这几件大事未完呢。”王熙凤这样筹划着说:“宝玉与林姑娘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来,二姑娘是大老爷那边的,也不算,胜了两三个,满破每人花上一万两银子。环哥娶亲有限,花上三千两银子。老太太的事出来了,一应都是全的,不过零星杂项使费满破三五千两银子……”
从这一段故事情节中我们得知比如贾探春要出嫁,贾府要花掉一万两银子。可见,富贵人家的费用支出确实是很惊人的,作为管家人的凤姐要操办与筹谋好荣国府的开支平衡,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啊!难怪,那一次刘姥姥进荣国府时见王熙凤亲口对刘姥姥说贾府虽是看上去轰轰烈烈的,殊不知大有大的难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了。
作为那么大的一个家族,还有很多人际交往需要应酬,王公大臣谁家有红白喜事或者老人有寿辰都需要花费很多的钱财。有一次,贾琏与王熙凤私下谈起,宫里的太监常常会三番五次地来要钱,一次二三百两银子或者甚至是一千两的银子。还有,贾元春省亲一次,不知又要花去贾府多少的银钱。所以,在贾府表面看似奢华生活的日子里,男人们又大多不懂得好好地勤苦经营家业,所以生计渐渐变得艰难起来。
王熙凤开始以典当自己的金首饰或者家中值钱的东西来度日,后来,她与贾琏合谋夭求鸳鸯偷出贾母藏着的一些体己来打理家事。可见,一个家族生活的维持,财源不断的广进是极其重要的事情,否则,连正常的日子都很难维持。
诺大的贾府里的荣国府,有着上下三百多口人,而且生活又极其讲究与排场,要想保持正常的维持,绝非易事。荣华富贵中的生活,吃穿住行,样样都很讲究。贾府的生活,那样地奢华。主人们都有很多仆人,单单拿贾宝玉来说,伺候他外出活动的小厮就有五六个,日常生活中伺候他的贴身大丫鬟主要就有袭人、晴雯、麝月、碧浪等,外面伺候他的小丫鬟有的他还不认识。在怡红院里值班的小红第一次给他倒水喝的时候,宝玉说为何他从来也没有见过她。
除了丫鬟,贾宝玉还有奶娘管他,还有一大群的老嬷嬷照管着他。那一次他去梨香院去看薛宝钗,薛姨妈留他吃饭喝酒,他一时高兴,放开了喝酒。旁边跟着他的奶娘李嬷嬷劝他少喝点,可宝玉不听,薛姨妈安慰宝玉在姨妈家想喝就放开喝吧!那李嬷嬷见管不了宝玉,就借口说要家去换衣服,赌气回去了。那时还有三四个婆子,都是不管痛痒的,见李嬷嬷走了,也都悄悄地自寻方便去了。只剩两个小丫头,乐得讨宝玉欢喜。
我们从以上的信息可以读出,那宝玉平常的生活出一次小门,就有六七个人陪着。可见,富贵中的生活,果真是被很多人前呼后拥着的。然而,养活这么多的人来伺候那么多的主人,费用自然而然是极其高而可怕的。
宝玉平常吃饭,专门有丫鬟为他吹凉、尝过不烫了才吃,他白天、夜间想喝水都有专门的丫鬟为他倒水。他夜晚要读书,伺候他的那一大群的丫鬟也都不睡,专门陪着他,大丫鬟们为他剪烛斟茶,小丫鬟们随时待命等待着来伺候他。可见,富贵荣华中的生活,看上去好像好尊贵。可是,这么看似尊贵的生活,能长长久久在吗?
身处富贵之中,很少有人能不被荣华所迷惑,而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世俗之中,富贵荣华几乎为人人所向往。然而,幸运地置身在富贵荣华之中人们过惯了好吃、好喝、好穿、好住、好行中的生活,很少有人不在吃喝玩乐之中堕入骄奢淫逸的生活之中。富贵人家常常为何多纨绔子弟,无非是因为富贵人家的子弟大多依附着权势地位之高与钱财之多,而自高自大,而多恣意妄为。
比如那薛蟠,与人争买香菱,竟然放纵自己打死了人,也像无事人一样不当一回事,深知凭着薛家的富贵,他自己是不会有什么事的。把他人的性命大事当儿戏一样看待,这样居于富贵之中养出的横行霸道、骄纵放肆的子弟,能担当起家业的继续兴旺发达吗?处于富贵荣华之中,大多容易生出败家贼来,他们会在恣意妄为中将家产败尽,他们会在胡做为非之中造恶多端,最后没有一个能有好下场的,既不能为他们自己造福,更不能在撑起整个家族的利益的获得,他们的父母只能在失望痛苦之中悲苦地渡过晚年。
在世俗之人看来,家大、业大,有好吃、好喝、好穿、好住、好行,可以在吃喝玩乐之中去让欲望得以满足而一点也不缺钱花,又有众人前拥后扶的,即使犯了罪,也可以凭借权势地位而能逃脱惩罚,这样的生活就是富贵。其实,正是在居于这样的富贵荣华之中的生活,正在一点点地透支着居于富贵之中的人们的福报。
而且,在凭借着富贵之中所拥有的金钱、地位与权势,不是在为众人造福,不是在为天下人谋福利,反而是在凭借着这一切去过顿顿有酒有肉、身穿绫罗绸缎、身住于豪宅之中、出行有宝马香车,又有一大群的人伺候着的奢华的生活,看似在过着有福气的日子,殊不知,身的过分安逸,必然会是人在不知勤俭持家中的精神生活上的堕落与腐化。
身享的福过多,很少有人会懂得惜福,不懂得人活在世勤劳节俭才是永远的美德。因为勤劳而能知半丝半缕、一粥一饭都是多么地来之不易,而能懂得珍惜财物,自然就能懂得节俭。节俭就是惜福,因为懂得惜福,财用自然而然不会缺乏。因为人能勤劳且知节俭,会在知足之中常乐,内心深处会常常充满喜悦。
在财物的充足之中,懂得勤劳节俭的人,他会将自己多余出来的财物布施给穷苦之人,帮助他们的孩子读书,或者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因为他们懂得不贪财物,反而是将财物布施出去,自然而然会有财源滚滚的而来,一点也不用去操心会缺钱花。
还是古谚语说得好:“天非私富一人,但赖众穷者以托之。天非私贵一人,但赖众贱者以托之。”老天爷降给一个人以大福报,实质是来考验这个人,是否能够在富贵荣华的生活之中依然还能不被荣华富贵所迷惑而不去造罪业,是否能够在荣华富贵之中依然还能懂得惜福与修福 ,是否能够懂得在照顾好贫苦之人之中去替天行道!
居于富贵荣华,实质是居于一种极其可怕的险境,极其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极其需要依然保持富贵不能淫的高尚品德。若居于富贵之中,凭借着富贵去欺压百姓,去奸淫良家妇女,去在巧取豪夺之中压榨民脂民膏,甚至在贪于财色之中去杀人灭口,危害百姓,则这样的居于富贵,则必然是在造下极其可怕的罪业之中,为自己,也为自己的子孙后代召来大祸!同时,也让祖先丢脸,让父母蒙羞!
富贵荣华,实质是前生前世懂得积德行善而得来的大福报。若在今生今世得到大福报之时,不懂得继续积德行善,反而是在骄奢淫逸之中去造累累罪业,实质是必然害人也害己!在活着的时候,迟早难逃牢狱之灾。死后,也必然会下入恶道,得到极其可怕的惩罚!善有善报,恶必有恶报是永远的真理!在造恶多端之中,而希求富贵荣华的长长久久,是背道而驰,极其愚痴的行为。
人活在世,真正的富与穷是:“贫而知足谓之富,富而贪婪谓之穷。”也就是说富与穷与财物的多寡关系并不大,所谓的:“富而不足不如贫而有余。”居于富贵之中的人,大多会在放纵欲望之中人心更加险恶,会在放纵欲望之中所需费用更加巨多而会常常会觉得钱不够用,最后易在造恶之中铤而走险去获得所需要的金钱。王熙凤为何要在凭借着贾府的权势而为他人代办官司来赚取钱财,无非是获得将贾府表面的荣华之中所需要的大笔钱财!
实质,居于富贵之时,若在奢华的生活之中去贪图“享受”,鲜有富贵能久长的。如那曾经居于王侯地位的贾府,在奢华的生活之中,子弟必然难以成器,最后换来家败人亡的下场。一个家族的是否能长久兴旺,关键在于是否能有好的家风在传承;只要有好的家风在传承,才能出贤孝的子弟;代代能出贤孝子弟,家业没有不兴旺的。勤俭持家,向来是中华传统美德。
历史上那些高人志士,在他们赢得荣华富贵之地位之时,依然还是在过着如贫贱卑微之时的清贫生活。他们将节省下来的钱财,去救济穷苦,去为子孙后代修福。因为他们深深地懂得:“积钱于子孙,子孙未必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读;积德于子孙,子孙福无穷。”
历史上这样的高人有唐朝帮助朝廷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有宋朝在居于宰相之位却不置豪宅的范仲淹,有清朝帮助朝廷平息太平天国运动的曾国潘,他们在居于极其显贵的地位之时,没有被富贵所迷惑,依然过着清贫节俭的生活 ,他们在自己活着的赢得众人对他们的尊敬,没有收获到“飞鸟尽,良弓藏”满门被抄斩的家败人亡的生活。
而且在他们死后他们留名青史,他们的子孙后代也一直在继承发扬着他们做人做事的风格,为自己赢得身前身后名,为儿孙造千秋百代的福,为国家为社会也造下巨大的精神财富!他们才是真正懂得经营好真正富贵荣华的高人,富贵荣华没有使他们堕落,反而更助他们在积德行善之中为他们自己、为后代子孙、为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修出大福报!
富贵荣华之时,更须惜福与修福,才能让富贵长长久久啊!
碧荷甜田初稿于2021.1.29.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