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个学期的开始莫名有点不一样。
没有以往对学校的排斥。
心是躁动的。
似乎有很多值得期待的事。但是做不到心安。
我知道是我自己开始尝试离开舒适圈,不再以放假回家为目标。
但是一旦从一个圈迈入另一个圈,整个人就会不知所措。不知道你目前走这些路都是为了什么。
不要跟我说什么“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虽然自我投资是件一辈子的事,但在这种始终努力、拼搏路途中,我感受不到心安,我只是觉得自己被期待,活在了一个个物质化的世界中。
这些目标要是达到了,我会很开心;要是没做到,我可能会悲哀到尘埃里。
我所追求所期待的那种心安应该就是:知道有人还在,知道有家可回。
02.
上学期期末的时候,我突然觉得:
自己都这么大了,还不能经济独立。一种恐惧感遍布全身。
虽说在中国,大学生大多数都靠父母提供生活费。
但是在那么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没有任何的独立经济来源。感觉很害怕!
就像一个孤立无援的人站在悬崖边上,四周都是海。并不是说父母不给我提供生活费了,只是那个时候突然有这种感受。
而且逐渐席卷全身。这也是我后来找兼职的一根导火线吧。
03.
之前我一个学期的目标特别简单,熬到放假,考试不挂科。回家似乎就是我的终极目标,我可以不用面对任何人际关系,我可以不用面对考试。
回到家就是我的一种心安。可以让我从短暂的痛苦中脱离出来。
“家”就像是一个心的庇护所。
但自从找了兼职,有一种想要经济独立的想法后。貌似寒暑假也不一定能按时回家。
我好像一下子不知道该期待什么,不知道难过时,应该把什么当做终点。
而不能再像前三个学期一样,跟自己说:放假就好了,没几天了,熬一熬吧。
似乎“家”不能是最后的那个终点,我似乎要一直飘着,因为我要尝试走出去,至少身体上是这样的。
我现在还没有能力说只是精神依存。而是相信实实在在在一起的感觉。
04.
回顾一下这段时间,很少把心放在当下。
而是做好当下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明天。
这种想法其实是很可怕的,万一明天没有更好的,那今天的一切不是都白费了。
也可能是漫长的寒假让我无压力,自然感受不到那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至今最心安的感觉。
依旧是在高铁站的那个晚上,等待列车出发的一个小时。
在杭州二楼的候车大厅里,四壁都是玻璃,外面的车水马龙和霓虹闪烁尽收眼底,里面的行色匆匆和离别到站也幕幕重演。
那一个小时,我是活在当下的,我很放松。就这么让时间流逝着,看着人潮汹涌与车水马龙。
05.
到底什么才是心安的感觉。有人说没有任何恐惧的事物,不用为生计发愁,也不用担心没有人爱。
其实我自己也说不上来。这种感觉应该是很难得的。
我之前和一个人聊天。
我:你说你从来不关心任何人。那你怎么判断自己喜欢那个姑娘呢?
他:我当然知道了。因为她能给我一种心安的感觉。
当时听到他说出“心安”两个字,我整个人咯噔一下。逃离了高压力高束缚的高三,我似乎很久没有思考过自己的心是否安。
作为一个普通人,要想“心安”,肯定要建立在一定的实物基础上:家,父母,亲人,朋友,恋人,事业,兴趣,爱好......
我觉得应该有很多很多东西都可以成为一个人心安的基础,目前“父母”是我最重要的一个支柱。
因为当我熬不下去了,生活很糟糕的时候。我会觉得远方是有人在等着我的,是无条件的;我会觉得等我度过这段时间,回到他们身边一切就好了。
可能这就是心安?!
写于 | 202136 星期六 18:51
文|墨乐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