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张爱玲的《异乡记》,一段旅途,一段诉说不尽的执念。
众所周知胡兰成是个不折不扣的渣男,可是这个渣男却给了张爱玲一生一次的心动,是真的爱上了,她爱的执着,也爱的卑微。
《异乡记》一书中借用另一个人物“沈太太”一角,描述其寻找丈夫的旅途过程,从上海到温州,而这正是张爱玲在1946年头由上海往温州找胡兰成的旅行见闻。
这本书中有段话说:中国人的旅行永远属于野餐性质,一路吃过去,到一站有一站的特产。我从这段话中第一感表示认同,很多时候出门不过是吃吃喝喝,就转站下一个地方,那么在这真正让你留恋的又有什么,好看的风景也就一眼而过罢了。再读我发现这也表达了张爱玲对于胡兰成的一种暗喻,胡兰成是一个风流人物,他不缺女人,而他在上海听闻张爱玲这位才女便对其产生了兴趣,主动请求见面,后来两人便在一起,结了婚,也不顾自己本就有妻室,不久后胡兰成逃避追捕离开上海,在不同的地方结识了不同的女子,就这样,辜负了一个又一个,这就像是去旅行吃美食,吃完了就完了,下一站还有不同的小吃。
在第二章里有一段:拉尼,你就在不远么?我是不是离你近了些呢,拉尼?我是一直线的向着他,像火箭射出去,在黑夜里奔向月亮;可是黑夜这样长,半路上简直不知道是不是已经上了路。我又抬起头来细看电灯下的小房间——这地方是他也到过的么?能不能在空气里体会到••••••但是——就光是这样的黯淡!从这段话中可见张爱玲对爱人的思念,自己是那么渺小无助,想念他,想见到他,试图从空气中嗅到他的存在,深切的感情也不过如此,知道他在那边有了新欢,知道自己也成了他的前妻那样,但张爱玲依旧心存期待,远远来找他。
张爱玲是位才女,是位家世显赫且自己也有一定文学地位的才女,却对胡兰成这样痴心,无可救药的爱上他,即使知道他有家室,可能,爱之不易偏偏在等胡兰成。
这本书写了沈太太从上海到温州这一路的见闻与感受,每到一处,都很细微的观察着身边的人,他们的神态,他们的装扮,刻画的非常细腻,不仅如此,也从中看到了张爱玲的“毒蛇”文笔,很直接明了的对于当下人们及一些事情的看法,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这一路中有悲有喜,她也是很小心的去处事,不难看出她的孤独,千里迢迢只为找到他,多少辛酸也只能在夜晚偷偷的流泪,这一切的一切,他又知道吗?看着别人,看着那些情景,也只能叹道“既是当时已惘然”了。
真心爱一个人,爱着他的不好真的是不易的,张爱玲这样一个优秀独立的女子爱着人人口中的汉奸,那是真爱。即使在最后见到了心心念念的爱人,换来的也只是一句:你来做什么?再看两人结婚的时候说: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看来这一世不会静好安稳了。可是,即便如此,这份爱,却弃之不去。
胡兰成是张爱玲的第一任丈夫,他给了张爱玲爱情,关怀,让这个女人为他死心塌地,一旦爱上,你的不好也好,我只想和你在一起。在最好的年纪选择了爱情,最后却被爱情抛弃,这个孤傲的女子一下子就犹如黑夜里小小的灯泡,随时会被黑暗埋没,她也为她的爱情做了最后的挽回,可还是换来胡兰成的嘲讽。
在张爱玲初见到胡兰成的时候说过一句话: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欢喜的,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而在最后离开的时候说:我离开你,我也不会去死,但是从此我就枯萎了。她给胡兰成留下了一笔钱后去了美国,结了婚但没有要孩子,晚年孤独离世。
爱之不易,弃之不去,张爱玲把一生的爱情给了胡兰成,同样胡兰成也像一根刺,扎在她的心里,最后“杀”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