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先生立院讲学却不立文字,他的弟子将他的学说辑录成《传习录》。传习录一书,非一人一时之所作,乃其数位弟子于几十年修订增删定稿。正如阳明先生心学之形成不断完善。
《传习录》的上卷由徐爱、薛侃、陆澄收集阳明先生之所言共129章。中卷由南大吉初录阳明先生论学书后由钱德洪增补。下卷由钱德洪在曾才汉遗言的基础上增删采集逸稿而成。阳明先生地弟子集几十年之功辑此一书。可谓用心良苦,我们当时时温习,定能为学日益。
读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便是对对中国儒家的经典的再熟悉,同时也是探寻自己本心的一个过程,达到致良知,知行合一。
初读传习录中弟子与阳明先生的对话,感觉到不甚了了,再查其原文得其注释,才能慢慢发现其中的韵味。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精进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修身的过程,是一个致知的过程,是需要不断在事上练的一个过程,特别是对于圣贤的教诲,更是要不断温习。
其中感触最深的就是阳明先生对于一些概念的阐释让人醍醐灌顶。陆澄问道家所说的元气、元神、元精。阳明先生说这三者只是同一个事物,流动的时候就是气,凝聚起来就是精,发挥奇妙的作用就是神。
陆澄问阳明先生仁义礼智的名称,先生说这都是性的别名。性只有一个,就其具体形体而言可以称为天,就其主宰万物而言称为帝,就其流动于天地而言成为命,就其赋予人而言,称为性,就其主宰人之身体而言称之为心。心则有其作用,表现在事亲上便成为孝,表现在事君上便成为忠,各种名称没有穷尽,不过都是性而已。
徐爱在《传习录》的序中说,阳明先生不可能时时刻刻在侧警示鞭策,所以把先生的言语记录下来,如果能够从这言语中得到些入门的意识,然后再认真地付诸实践,那便算的上是知行合一!
阳明先生对于这些事物的通达,在于他对于事物的格物达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地步。所以他在看待这些问题的时候,能够始终从事物本质出发能够从人心出发去辩证发展的看待,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完善的。《传习录》取自传不习乎?对于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我们每日也应时时问自己合一乎!
我是铄爸,终身学习者,阅读推广人,跑步达人,一月精读一本书,一月跑步150KM+